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文化|雄起艺术日本行,带枪钟馗迎新年

来源:中国美网 ·9913 浏览 ·2024-12-24 10:53:31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随着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识。



中华文化基因强,雄起艺术不崇洋。此前,应光大文旅邀请,由雄起艺术策划,以中国著名艺术家、文化学者彭长征为团长的中华关公文化、钟馗文化国际考察交流团一行5人,赴日本进行了一周的文化交流、考察访问和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雄起关公》《带枪钟馗》系列和中国创意书法《星辰大海》系列品鉴展。

访问期间,彭长征一行除了传播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雄起关公》《带枪钟馗》系列作品,还对东京都、北海道、大阪府、京都府等多地的文化艺术进行考察,并与日本艺术家进行了艺术交流,用作品及文创品展览共迎新年的到来。



据悉。自2013年以来,《一年人一支枪》《约枪》《芙蓉忆》《雄起艺术》《画里有话大家说》《画里有话戏里说》《画里有话毛泽东》《中华抗战名将英烈漫像暨抗战争漫画史》等彭长征作品全国巡展“向传统致敬,与时代同行”在成都、北京、宁波、香港、澳门、湛江、绵阳等地成功举行,掀起一个又一个“雄起艺术”热潮。由雄起艺术主题策划,彭长征利用节假日,相继在大连、旅顺、青岛、烟台、厦门、泉州、上海、宁波、舟山、汕头、惠州、深圳、珠海、东莞、广州、香港、澳门、北海、湛江、海口、文昌、三亚进行的《星辰大海-祖国万里海疆创作采风暨彭长征作品全国巡展》。日前,结束了在三沙永兴岛的行程圆满收官,其创作的《星辰大海》和《我爱三沙》等系列创意书法作品将在元旦、春节期间发表,向大家恭贺新年。

彭长征表示,雄起艺术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和艺术呈现。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让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水墨漫画和创意书法在世界舞台上散发出更大的魅力,用中华文化艺术的璀璨开放,进一步促进国际间更深层次的民间文化艺术交流。

彭长征说,日本的浮世绘也值得世界艺术家学习和了解。“漫画”一词,当年也是由丰子恺先生从日本引进到中国。我们此行也沿着丰子恺先生曾在日本的创作足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向中国的漫画大师致敬。我们也到秋野原等日本动漫产业集中地参观访问,深受启发。

据彭长征介绍,中国自古就有“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说法,拜孔子以求“仁智”,拜关公以求“勇武”。在民间,关帝被誉为“万能之神”,驱邪避恶、保佑平安、招财进宝等。关帝文化从何时东传日本,学术界没有定论。两种说法较为普遍:一是始于唐代;二是始于元末。据日本《大百科事典》载,在足利尊氏(1305-1358)时代,曾派使者前往元朝祈求“军神”,并利用关羽的忠义精神训练武士,使得“忠义”逐渐融入日本武士道文化。

1895年,日本曾在中国台湾大量拆除关帝庙,原因是中国人在此结盟抗日,关公作为抵抗外侮的符号,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日本民间对关公崇拜并不消减。关公文化东渡日本之后,不仅成为华人的信仰和精神支柱,而且融入日本的信仰习俗之中,成为日本信奉的“渡来神”。

横滨中华街关帝庙,是日本国内目前最大的一座关帝庙,建于1876年,毁于日本关东大地震和二战美机大空袭。重建于1987年,当年由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在揭幕仪式上,横滨知事长藤原笑佐称赞:“横滨关帝庙不仅是日本信仰的象征,并且是横滨新的旅游名胜。”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关公研究专家山本雄胜考证,“关羽在日本人的心中,就像本国人一样,人气不减。在北海道,保存有“关羽正装图”;在冲绳县,很多家庭挂有关帝的画像,右设妈祖,左设祖先。关帝位居中间。日本律师在办理案件时,学生即将考试时,也要祭拜“亚洲第一战神”关公。

一名日本记者对彭长征一行说,《三国志》表现的忠君思想最让他感动;对于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不仅他本人,大多数日本人都印象深刻。一位日本艺人还介绍说:“日本人请中国剧团上演关公戏。当扮演关公的演员出台,全场日本人全部跪地叩头。”

日本工商界人士认为,“企业要发展,桃园精神乃生命之所系”。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也曾说:“像关羽这样的为人,我们能仿效几分呢?中国人将关羽奉为神明,这种崇拜是真诚的。”

彭长征给日本记者介绍说,钟馗这一起源于中国的赐福镇宅、祛病除魔的大神,漂洋过海东渡至日本以后也受到了日本民众的极大尊崇,不仅保留了原本在中国的寓意和形象,还与日本本土的民俗习惯相融合,被赋予了新的职能。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收藏中国钟馗画《丹砂钟馗》。我们此行了解到,在日本风俗中,五月偶人中最常见的形象除了神武天皇、桃太郎、源义经等日本本土英雄,还有来自中国的钟馗和关羽。

近年来,雄起艺术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奥地利、白俄罗斯等进行了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交流。彭长征原创的独特艺术形象《带枪钟馗》《雄起关公》《芙蓉忆》等多个系列作品以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水墨漫画和创意书法为切入点,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彭长征还和瑞士艺术家安东尼奥威利联袂担纲策展人的《归一》成都国际艺术展,曾在太古里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瑞士、美国、加拿大4个国家的36位优秀艺术家参加了这次艺术盛会,展出了油画、国画、装置作品共36件艺术精品。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波兰等地的艺术家和全国各地的嘉宾,近500多位中外嘉宾参加了画展开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这也是彭长征雄起艺术“新常态画展”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新年伊始,我们回顾彭长征作品“向中华文化致敬,与世界艺术同行”国际文化交流在日本的行程,表达坚持用艺术家个体的自觉实际行动和社会担当,有一分力出一分力,“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彭长征说,中国人物画的“写意传神”不仅是技法和形式等问题,创意人物水墨画家要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原创形象,古为今用。我让带枪钟馗与熊猫搭档“出镜”,就是“进士蝙蝠意福到,蜘蛛搭配送喜来;带枪钟馗与国宝,雄起中国上场了!”关公与熊猫的组合就是“信义立心田,仁孝立世间;雄起关公到,又是太平年!”

他指出,熊猫在中国代表四川,在世界象征中国,熊,雄谐音喻意“雄起”,这是想表达传统文化的雄起!公平正义的雄起!中国的雄起!我此次带到日本的作品和作品明信片,也给观众和读者传递一个意思:恩怨情仇各是各,带枪钟馗导弹多;地球妖魔敢胡来,龟儿肯定跑不脱!

关注彭长征创作的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将其《带枪钟馗》《雄起关公》系列作品放在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中解读:

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家、漫画家彭长征认为以史为训非常重要,“战争毕竟结束了,我们不愿激化民族仇恨。我们铭记历史,是要保证历史不再重演,我们以史为训,才能面向未来,才能避免战争的产生,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彭长征来自四川,在2013年创作的《带枪钟馗》系列作品中,将驱邪慑鬼的钟馗与呆萌可爱的熊猫结合在一起,亦有震慑外敌、传递和平之意。

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水墨漫画和创意书法已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生动载体,成为中外文化分享和思想交融的友好途径。

(深圳彭派综合报道)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