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玉 葛澳铭
八十载风云激荡,八十年精神永铸。2025年,将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总书记强调“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我们铭记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遵循。
值此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临近之际,从海军及首批驻香港部队精英中走出来的军旅漫画家、书法家、评论家、雄起艺术创始人彭长征,将策划以《画里有话毛泽东》(哲理漫画100幅)《星辰大海》(创意书法80幅)《中华抗战名将英烈漫像暨抗战漫画史》(册页)《赵一曼-滨江述怀》(主题漫画9幅)为主要内容的作品主题展,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计划走进社区和高校,组织品鉴和艺术研讨活动。这也是长期以来,彭长征自觉“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彭长征的艺术之路始于中学,12岁在白花中学(现四川省宜宾市一曼中学)上学的他,第一幅漫画作品被《中学生文史》发表,并在全国中小学美术书法大赛中获奖。1987年,他特招加入海军南海舰队某部,历经电影放映员、军校学员、指导员、教导员、俱乐部主任、军事记者等,多次立功受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漫画》《南方周末》《北京文学》等数十家军内外报刊开设哲理漫画专栏,已经发表以万计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快乐》等5幅哲理漫画入选全国高考作文题和政治题。近20年的军旅生涯,锻造出这位从部队中走出的杰出艺术家代表,彭长征在传统文化和红色题材上付出大量心血,成果丰硕。
入伍前,彭长征在母校老师们的口中就常听到赵一曼的英雄故事,早年便在他心中播下了崇敬英雄、学习英雄、宣传英雄的种子,塑造了根深蒂固的英雄情怀。早在1995年,在南海舰队政治部工作的彭长征就曾在《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战士报》发表过不少歌颂抗日英雄,讽刺日本右翼美化侵略历史的作品,比如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漫画《历史是抺不掉的》等优秀作品,在军队曾广为流传。
2023年10月,作为杰出校友,他应邀出席母校纪念赵一曼诞辰118周年暨建校80周年成果展,为致敬英雄赵一曼,彭长征以其1935年所作七律《赵一曼-滨江述怀》为灵感,创作了一组九幅主题漫画作品捐赠母校,表达学子的感恩祝福。
赵一曼在《滨江述怀》中写道: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诗中“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的豪情壮志,在彭长征笔下焕发出“向英雄致敬,与时代同行”的新意,将作为校史馆收藏,长期展出,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
彭长征向笔者阐释创作深意:《滨江述怀》展现了赵一曼崇高的民族气节与牺牲精神,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发展道路上弥足珍贵,亟需传承发扬光大。诗中一个“笑”字,饱含英雄对祖国未来的憧憬;“旌旗红似花”的愿景,如今已成富强中国的现实。用美好未来激励斗志,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亦是本组作品的创意核心。
彭长征以画笔诠释家国情怀。为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民族抗战史诗—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烈篇章,他怀着对英烈的无限崇敬,在收集整理大量史料后,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创作完成广受瞩目的《中华抗战名将英烈漫像暨抗战漫画史》。该作品包含有领袖抗日语录;原创抗战名将英烈水墨漫像70幅;精选自丰子恺、华君武、叶浅予,张仃、丁聪等大家的30幅抗战经典历史漫画复制等内容。它以图文形式重温峥嵘岁月,以漫画铭记历史、缅怀语录先烈,让伟大的抗战精神薪火相传。
谈及作品主题,彭长征强调:我们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敌人最畏惧的正是他们企图摧毁的。正是这些英雄响应民族召唤,挺身而出,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战精神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14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正是这些抗战中为祖国奋不顾身的英雄,让我们拥有了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致敬英雄,致敬那场伟大的胜利,更提醒你我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2015年8月,此作品在四川美术馆“四川省、成都军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香港《文汇报》等众多媒体曾以《川画家绘英烈漫画献礼抗战胜利》为题深度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抗战过去70年,中日关系仍受余波》的评论员文章中,将其与彭长征另一代表作品系列《带枪钟馗》一起解读:中国著名画家彭长征认为以史为训非常重要,“战争毕竟结束了,我们不愿激化民族仇恨。我们铭记历史,是要保证历史不再重演,我们以史为训,才能面向未来,才能避免战争的产生,才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彭长征来自四川,曾在2014年创作出《带枪钟馗》系列作品,将驱邪慑鬼的钟馗与呆萌可爱的熊猫结合在一起,寓意和平。
《中华抗战名将英烈漫像暨抗战漫画史》曾随《雄起艺术彭长征作品全国巡展》足迹遍布北京、宁波、香港、澳门、湛江、成都、绵阳等地,在驻港驻澳部队、海军军港、宁波画院等的各类画展中展出,反响热烈。相关主题讲座与展览曾深入四川省基层宣传文化培训班、各高校中学小学、社区及乡村,广受欢迎。
“向传统致敬,与时代同行”是彭长征艺术道路的执着追求。2006年,转业至宁波市政府文化部门工作期间,屡获表彰。2011年定居成都后,他与王蒙、申万胜、魏明伦等人民艺术家合作,以已之力由雄起艺术陆续推出《画里有话毛泽东》《画里有话小平说》《画里有话王蒙说》《画里有话魏明伦》《画里有话戏里说》《带枪钟馗》《雄起关公》《公平济公》《芙蓉忆》《漫画四川方言》《漫画人生》等系列作品和专著,硕果累累,开创意人物水墨画先河,用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艺术形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举办了数十场雄起艺术全国巡展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创作和点评领导人漫画成国际新闻热点。其创作的漫画、国画和创意书法作品由多家中外使馆、国际机构及军队收藏。对于个别以公器私用的文化官僚为头目的画界团伙腐败,不同流合污,坚持以正气为笔,创作了《川丑记》系列作品歌颂真善,讽刺假恶丑。
彭长征还利用节假日,积极投身“文化润疆”和”雄起艺术万里海疆行“公益活动,指导新疆库尔勒美术工作者的主题创作,助力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从大连青岛到湛江三沙,用艺术作品回馈培养过他的老部队。这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艺术家的使命担当,产生了广泛的艺术影响力和文化先锋示范作用。
八十年光阴流转,抗战精神历久弥新。今日我们以雄起艺术之名,不仅回望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更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让抗日烽火淬炼的民族气节,通过时代笔墨代代相传;让鲜血铸就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谨以此献给为民族独立与自由献身的人民领袖和抗日英雄,献给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与艺术之光。
作者:倪玉 葛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