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格致的悠远 境界的宁逸 ——于长胜:静谧之美(上)

作者:陈雨光 ·2022-01-04 10:53:03


陈雨光


 

 

李蒸蒸《重彩工笔设色·憨牛先生》65×53cm

 

憨牛,农历1949年生。选择美学与中国画视错觉学说创始人。先后获得过十余项省部委级科研成果奖(包括国家级课题)。在经济、数学、计算机、美学、哲学、逻辑等跨学科领域,出版有十数部专著,发表有数百万字论文。其主要艺术哲学类代表著有《美的选择》、《视错觉:中国画的基本格局》;书画鉴评本《唐诗三百首书画集》、《宋词三百首书画集》、《元曲三百首书画集》、《中国当代花鸟画作品精选》、《中国当代工笔画作品精选》;策划组织了《中国画三百家》。


     作者集数十年努力,首次在国内从艺术哲学的角度,对中国画学科体系的确立做出了两大基础性探索:第一,定义且回答了“何为中国画”,揭示了“察觉不到光线作用的绘画法则”。第二,创立了以视错觉动向力发生学为内核的选择美学,定义且回答了“何为美”。

著作者是至今唯一耗时八年、约集了三百多书画名家,编写出版了填补空白的书画鉴赏版《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书画集》的美学理论家和艺术策划家。基于当代艺术家的深度交谊和研究,著作者在《元曲三百首书画集》的工作中,共获得百多位专业画家的大力支持,并收到了310幅精心创意的绘画原作。现今,许多书画大师和大家己故世。随日时移,这部著作中的创作真迹和笔墨文范,己成为理解艺术的无法再获的瑰宝,尤其数次展览所引起的轰动,更说明,作为国粹的“诗词曲/书画文”的超越时空的崇高与神圣。

=====================================================================

 

 

 

于长胜《落霞》82×80cm

 

 

 

 



用静谧书写了意境。

静静的笔,

静静的象,

静静的人,

静静的心。

真若

山径小道中悄然的草花,

明月松间中清溪的石流,

山烟古刹中飘缈的暮钟,

蝉噪林静中鸟鸣的山幽。

也许

在言美:

淡泊无以明志,

宁静无以致远

也许

在吟诗:

白雪皑皑的银装素裹,

山谷小溪的悄然绽放,

晚霞映照的青梗小路,

窗前流泻的银澈月光。

就是你:

作为悠远宁逸的于长胜。


于长胜,1948年生。1993年国务院特颁专家津贴持有者,吉林省美协理事,长春市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吉林省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入列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等一系列海内外大展,并获一系列奖项。代表作品《四季芳菲》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全国美展并获省展一等奖;《冬》获中日合办的中国的四季美术展银奖并编入画集,由日本收藏,并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第三届长白山文艺奖佳作奖;《深秋的眷恋》获加拿大国际枫叶奖水墨画大赛银奖、出版,收藏;《塞北雪》获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览佳作奖并编入画集;山水画《小屋的回忆》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览并编入画集;山水画《寂》入选第二届山水画邀请展并编入画集;《春寒》入选1993年中国画大展获鼓励奖并编入画集;《思念》、《夜》、《山深霜叶红》等入选中国美协第九次新人新作展;《四季芳菲》之一、《晚风》、《酣秋》、《河边》等发表于《国画家》;《谧》获第三届当代工笔画大展佳作奖;《大荒歌》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并获省展二等奖;《徜徉》入选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并编入画集;《荷塘秋雨》获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优秀奖;《乡雪》在吉、辽、黑三省美协主办的"东北风"东三省国画联展中获大奖;《雨》在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华扇面艺术展览中获金奖.出版有《于长胜画集》。出版有《于长胜工笔花鸟画》、《于长胜画集》。


读长胜兄的画若读意境。


在那令人隽永的境象中,会因静穆的悠远而引生共鸣。


此时,艺术所感动的是作为文风经典的美,它和谐、清雅、娴静、悠远,若落霞原野,似弯月云空,尤如天籁中对太极大音的向往。每每读到这种超然的境界,都会滋生一种美感:超然天籁的静谧之美。


这就是我对长胜艺术的感悟。他不是用笔墨塑造形象,而是叹咏境界。当笔墨超然于物象而有了境界时,中国画最感人的精神便成了笔墨的哲诗。它已不是为笔墨而存在的艺术,而是为人生境界而存在的艺术。


于长胜《元曲三百首书画集·盍西村[小桃红]》68×70cm(憨牛居藏珍)


特别说明:本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侵删

网特别开通自助上传功能,只要您是网用户,可以发布: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新闻等;发布方法:的后台上传发布的资料网将根据选择的栏目发布。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邮箱(1435980968@qq.com)由本网给你上传发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