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金臣亦飞鸣美术馆重磅展览《浅空飘浮:关于绘画的七种状态》开幕

来源:中国美网 ·10308 浏览 ·2022-11-16 14:16:29


展览时间: 2022年11月12日—2023年1月12日

Exhibition Date:Nov 11,2022 - Jan 12 , 2023


展览地点: 甬虹路88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   

Venue: JinChen YFM Art Gallery No.88 Yonghong Road,Minhang, Shanghai


总策划:陈逸鸣

General Planner:Chen Yiming

策展人: 郑闻

Curator: Zheng Wen

艺术家:毛焰、于艾君、方凯、葛辉、张瑛、贺勋、于航

Artists:MaoYan 、YuAijun FangKai GeHui、ZhangYin、HeXun、YuHang

主办方:金臣亦飞鸣美术馆

Organizer: JinChen YFM Art Gallery

协办方:上海金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Organizer: JinChen Culture Media Co.,Ltd

                          

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外观


2022年11月12日,《浅空飘浮——关于绘画的七种状态》在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震撼开幕,作为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建馆2周年大展,此次展览意义非凡。本次展览由著名艺术家、金臣亦飞鸣美术馆执行馆长陈逸鸣先生任总策划,知名策展人郑闻先生任策展人,展览特别邀请了毛焰、于艾君、方凯、葛辉、张瑛、贺勋、于航这七位以绘画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艺术家,以七种大相径庭但各有特点的绘画方式,共同探讨绘画、生命、形象、感知等话题。

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是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首个拥有国际语境的当代艺术展示馆,是金臣集团在虹桥首席国际酒店商业综合体精心打造的重磅献礼。由知名海派艺术家陈逸鸣先生担任执行馆长。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通过展览、收藏、公共教育、人文活动等项目,旨在挖掘具有潜力的艺术家,推广具有绘画性的现当代艺术,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外艺术交流平台。金臣集团深耕大虹桥20余年,未来的目标是打造真正的“无墙美术馆”,让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前来各显神通、共襄盛举,为上海这座艺术气息弥漫的城市注入新的光彩。





 展览开幕现场


陈逸鸣先生与策展人、艺术家合影


陈逸鸣先生与嘉宾们合影


09年,栗宪庭在《写实主义的探险》一文中描绘了写实主义未来的大概轮廓,一是在新观念的不断转化和演变中探索新的可能,其二便是一种绘画性,十几年后的今天,尽管艺术家不再纠结于所谓主义,但对于绘画性的探讨仍然保持着好奇与热情。毛焰作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在最初便回答了这个命题,似乎与他身上浪漫又克制的诗人气质有关,尽管在有限的色调内,他作品中的形象也保持了无尽的生命力,事实上无论是毛焰、弗洛伊德或是安东尼·范戴克等人,他们笔下的形象尽管风格迥异,但这种生机却惊人的一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条以形象为脉络的艺术史中,绘画性自有其不竭的驱力。在这个万事皆可,万物皆允的时代,艺术在新奇的观念中展开又飞速的耗尽自身,但仍有不少艺术家在对绘画本体做着最本质的探讨,在此我想挪用麦克卢汉的观点:“作为人的延伸”。



                     

毛焰,椅子上的托马斯,布面油画,330 x 200cm,2009


张瑛的作品有一种现实与想象对抗的张力,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就会被瞬间捕获,但她似乎有意的让画面与观众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刻意被涂改淡化的五官(钻石系列)、以及尽管很厚重但却特地被涂抹的很平整的画面。她对画面注入了多少心血,便也同样的花多少精力去隐藏这一切。


                          

张瑛作品展览现场


在与贺勋的沟通中他曾坦言要在创作前看大量的电视剧,他要在这个过程中迅速的进入也同样迅速的抽离,比如刚掉入情节就马上观察光线布景的语义逻辑,再比如在写诗时反复诵读与删改,又或者在写信时不断切换收写双方的视角。也是借此契机,艺术家进入了这片“不可见之地”,是一片“图文的起源和演化以及过程中外溢的部分”,“这里面有普通平常的共识,也同样有隐秘的、未产生的或悄然消逝的经验”。在此视野下,图像与图腾相互转化、循环往复,此间迸发而出的生命力,许是当代艺术图景中一种全新的视觉角度。怒放是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同样也是图像演化过程中的力量,种子在跃动的生命中生长,成了艺术家笔下的《树》。

                                  

贺勋作品展览现场


于艾君的刺绣作品把侧重点重新拉回他们的创作过程,期望寻找一种更为坚固且精准的结构,统合一个更宽广的时空,他花十余年在河北苏州多地研究考察,和多年来磨合的绣工合作,为了在作品中把握一种兼具刺绣严谨与涂鸦即兴的复合气质,许多问题在其间就已自然发生:“如何在巨大的尺幅下作品仍具有饱满的视觉?如何校准繁简之间、形色之间、物料的物性与原画之间等诸层关系?如何在一定的限度内让助手朴素的认知体系得到充分的发挥?”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面前不再扮演一位单一的上帝,任何流派与风格之说统统失效,不追求一种既定之物,而是变成创作过程中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经由艺术家的编织下,“诗性”也得以显现。

                       

于艾君作品展览现场


方凯的绘画结构扎实、形式有趣、细节丰满,但无论是其中之一或是三者加起来,都不触及艺术家画面中隐秘的线索,这条线索委婉的拒绝了我们与现实链接的一切概念,包括空间、时间、知识、规则等等,而是与有关幻觉、神秘、情绪携起手来,在知觉之门的后面,贪婪的汲取,又谨慎的剔除来自现实世界的漏网之鱼,经此连结,便将画面凝练到了一种极度饱满的状态。

                    

方凯作品展览现场


于航是一位在艺术被称为艺术之外的艺术家,他追求手之本能、眼之单纯、能量喷发以及自然本真,骷髅在他笔下,从所指的阴暗恐怖的符号中挣脱,成为顽皮或是呆滞的形象,花朵纤细的枝干无法承担它硕大的该死的美丽,死要面子活受罪似的被压成了尴尬的形象,幽默又调侃,本要画朵云,又在过程中突然厌倦,而描绘成了一个幽灵。他的用色是直接的,强制的让观众进入他的情绪,不由分说的改变你,甚至连标题都切断了所有可能的线索与猜想。这画面一眼就能被直观,同样的它无法一眼就被直观,画中的一切都是具体的,线条与色块、形象与结构,我们可以瞬间被它的颜色感染,也可以顺着它的纹路去感受绘画的过程,更可以在脑海中幻想每一处暗藏的戏剧。

                                

于航作品展览现场


正是因为没有受过僵化的学院教育,理工科出身的葛辉才能将他的质朴完全的带入到他的作品中(同时也将受此胁迫),不受束缚的摆弄画面中自己创造的人偶,反常的姿态与空洞的精神气质形成了鲜有力的对比,好比被迫受环境挤压的社会个体,也像是刻意凹出滑稽姿势以获得存在感的提线木偶,被安置在了尺幅巨大的画布上,时刻宣布着命运的来临。无论是他的作品亦或是个人,我都时刻能感受到一种荒诞感,一次次荒诞的抉择,一次次荒诞的行为,荒诞的绘画,以及荒诞的“洗漱,冲澡,入床”,这种种叠加构成的其实是大多数社会个体的命运,艺术家毫不忌讳、毫不遮掩的展露他身上的这一切,也恰恰最能震颤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

                               

葛辉作品展览现场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