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画家陈斌取向于浪漫的国画创作

陈斌 ·31075 浏览 ·2015-11-12 17:13:00

艺术家陈斌


     国画家陈斌的艺术价值可用四个字概括:取向浪漫。


     作为观念的浪漫,根本不同于作为革命的浪漫。在红色经典的运动中,曾有一个“双革”的认信过程,倾向于革命现实的革命浪漫,是这一过程的显著标志。其过程 背景并不是源于蒸气机革命的蔑视传统的运动,它与华尔华斯的《抒情歌谣序》的宣言,与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的纲领有着本质的区别。至今,被认信为“双 革”的实践,实际上是红色阵营实践美学的作为现实的崇高与风格的浪漫。它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主题而不是形式;主题性的唱颂与高歌是其宗旨;反映现实的充满诗 意的想象与夸张是其形象塑造手法;正义的理性与和谐的浪漫是其追求,古典的作为文风的崇高是其风格。当陈斌以浪漫的观念进行艺术的思考时,改革开放成为时 代的主题,分解与重组成为创意的中心,艺术开始了一个反思传统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陈斌是极少数从非政治角度思考中国画取向现代的探索者,他从倾向于形 式的观念出发,以对比原则反思和谐原则,以浪漫反思古典。


纸本水墨

      在浪漫的理解中,陈斌抓住了一个关键词:自由。自由的创意表现为对冲破一切传统束缚的渴望。 


     如果剖析艺术家的历程,可以说,1997年以前,陈斌的语言还羁绊在传统的迷惑中,虽然出版了工笔画集、取得了成果,但并没有自我。自由仍属于创造了定势 的过去者,笔墨仍在前人设定的蕃蓠中。充满理想的画家,当然不能像有些人那样满足于陋习与偏见。画家陈斌开始了当今少有的革命性思考:把创意的锋芒直指古典的 和谐,在对比的冲突中发现作为形式的平面。1999年他创作了《转经的藏女》(入列《中国画三百家》),2003年四川美术出版社为他出版了重彩作品精 选,这一过程标志了画家藉于版画、水彩的民族性体验后对中国画的反思。他摈弃了“从自然美的物象中寻找灵感”的创意传统,第一次把美感交予了形式。可以 说,理想高于理性、情感高于理智、形式高于主题,已成为艺术家自由的内核。如果再回味一下入选卢布尔雅拉第18届国际双年展的《往复》,体验一下其对钢铁 与摩天大楼、分解与重组、几何与线性的理解,就会发现,陈斌是极少数能从现代角度理解艺术的画家。尽管更多的是直觉,还不能说是作为平面的观念;但艺术的 双眼启码冲破了“习以为常”,启码能自由地说:背离传统形状并不是亵渎神明。我以为这就是陈斌的价值,他努力地在用自由的理想寻觅形式的浪漫。


画家陈斌国画作品


     这种取向于形式的浪漫,有三个十分显著的特征:



     一、几何变调


    若把创作情感视为基调,艺术不过是用几何与线性把内在冲动表现为象征性的诗。这可能是对陈斌创意最准确的理解。在诗义的变调节律中,线性几何的排列组合象 征了艺术家对生活形式的体验。艺术已不是再现自然秩序,而是表现理解自然秩序时的情感。因此情感的形性成为创意的第一思考。以入选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展的 《秋之声》为例,创意的过程完全是情感的宣吐,没有小样、没有推敲、没有打磨,只有诗意的节律在变调中惬意的连续,递阶分层、重迭梯度成为连续变调的组织 技术,而一个整体性的秩序(基调)又总能在冲突的对比中深刻地表现,意境与气韵这一东方的基元似乎在鼓动着艺术,让创意的张力总是指向那个“未曾有过的方 式”。我经过许久才理解了这种“表现内在”的艺术,才发现了为数廖廖的中国画指向现代的思考,几何变调真正使艺术摆脱了塑造感而走入音律。它不是一波三 折,而是色调与色调在边际线约束下强烈的倾向于整体的几何性对比(生活情感的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用轻松的音调表现深刻的情感,是陈斌取向最有特色的 所在。



画家陈斌国画作品

大千世界



     二、龙飞凤舞


    现代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把思绪返回到构成人类语言的基本原则上。陈斌在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的反思中看到了这一点。画家意识到,要实现几何变调,必须从 中国画的基本格局中发现表现情感形式的现代意义;中国画的现代取向绝不能从西方原则出发。为此,陈斌深入理解了构成华夏美学基元范畴的“龙飞凤舞”。要欣 赏陈斌,最好先欣赏他的版画。《梦》、《阳光》、《秋》等入选挪威国际三年展的作品,可以说是龙飞凤舞的民族性的现代体现。在欣赏陈斌的同时也应该理解陈 斌,当艺术家为艺术而存在时,龙飞凤舞的螺旋纹构造便成了生命的本源象征,艺术的存在有了精神的象性,是那些最原始的形式与线条让艺术感动,在龙飞凤舞的 巫术般的符号上,凝聚着强烈的情感与主观的意志,变调正是线性构造的连续性抒发。在《蓝天》(获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等作品中,我们可以 看到由曲线、弧线构成的条状螺旋结构,它是圆状的、旋转的、盘绕的、飘逸的;并不刻意方与圆的沉稳与结实;是底蕴中国气派的飞动性。正是由于张力的飞动, 以圆状几何结构与秩序为特征的变调,才成就了龙飞凤舞的图像,才有了能够体现情感意志的连续性抒发。从这个意义讲,陈斌的结构与秩序,表现的不是真实的对 象,而是感觉的表象,是龙飞凤舞的传统与精神。若我们仍从真实的对象角度解读陈斌,自己不仅是在用习俗与偏见亵渎艺术,也难以理解什么才是为现代而存在的 艺术。当陈斌在远古符号上发现新的灵感时,艺术的评鉴就可以使用一个具有生命意蕴的词汇,这就是“革命”。



画家陈斌国画作品

人与自然



    三、生命符号


    龙飞凤舞的几何变调象征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当艺术是生命的直觉时,创意便成为直觉生命的经验。这时我们看到的已是为艺术而存在的精神。应该说,陈斌的结构 与秩序,恰是这一精神的体现。《阿咪子的歌》、《红土?红云》、《栅栏边》等全国性美展获奖作品,都代表了艺术创意对生命的渴望。正是画家基于如下逻辑: 把生命体验化意为生命符号,把生命符号表现为飞动性的张力,把张力的几何结构深刻为对比的冲突,一个为浪漫而存在的形式才得以诞生。在这个倾向于平面的浪 漫中,生命形态被简化成构图,它具有抽象性、装饰性、色彩性,其一切努力均不在于塑造一个令人激动的形象,而是把生命体验变成令人激动的视觉形式,它只是 真实地表达了创意过程中艺术家的个人经历、精神与意志。从形式的创造到人性的表现,从告别和谐的崇高到取向比较的浪漫,陈斌为理想而浪漫的诗就这样抒发。 尽管革命尚未完结,但他正步步地走向新生。


     (文/陈雨光:学者、美术评论家,中国逻辑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员。)




     陈斌


     1957年生于成都。

      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深造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网艺术总监; 香港国际画院董事副院长、四川美协艺委会委员。其作品以传统精神、现代构成、独特语言、时尚色彩、四大要素形成当代典型个人艺术风格。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三百家、中国美术金彩奖、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展等并获奖。《美术报》、《艺术中国》、《中国画清赏》、《美术界》、《中国艺典》、《中国画家》、《十方艺术》、《墨痕》、《亚洲人物》、《世界华人精英》、四川卫视、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为其做专题介绍。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陈斌工笔人物画集》、《陈斌重彩艺术作品精选》、《陈斌水墨人物画研究》专著。作品被广东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澳大利亚中国美术馆、挪威王国科学文化部、埃及国家美术中心、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近年来,被亚太艺术品投资战略研究中心、世界华人精英杂志社、收藏家杂志社、中国艺术传媒联盟等二十五家艺术传媒机构推荐为“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家。”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