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李白人生的最后一首诗,写完后乘鲸归去,让人泪湿衣襟

来源:苏东坡大全 ·15828 浏览 ·2022-06-08 15:44:40


01

机缘

时间:开元十八年地点:长安


酒馆之内,一人身着白衣,腰佩长剑飘然而入,坐到了靠近窗旁的一张空位子上。


那人将佩剑解下放在桌边,随即大声喊道:“小二,来最好的酒!”


此时在一个角落里,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正默默地打量这个年轻人。


看他步履轻盈、清新俊逸,似有神仙之慨,不禁心头暗喜:此人恐非寻常人物,乃是蛟龙出海,鹤鸣九天之才也!


那老者正暗自思忖间,忽然见一页诗笺从那人的白袍之中滑出,微风横扫,已然落在了老者脚畔。


那老者随即捡起,心想正好借此诗篇与他相识。



此时风和日丽,阳光微曛,但就在老者捡起诗笺的一刹那间,头顶之上似乎是响起了一个炸雷,因为他看到的是这样一首诗: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老者一口气将全诗读完,他彻底震惊了:


诗竟然还可以这样写?这文辞瑰丽,天马行空,气势雄浑的大作,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那老者顾不上初次见面的矜持,匆忙向那年轻人奔去,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道:


“敢问阁下高姓大名啊?你可是仙人降世临凡,不然怎能写出如此锦绣篇章,这太不可思议了。”


年轻人被突如其来的这一幕惊了一下,随即眼望那篇遗落的诗篇,顿时心生明了,对那老者拱手言道:“蜀人李白,敢问······”


那老者应道:“我是太子宾客贺知章”。


没错,这位老者就是“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作者,一代文坛大咖贺知章。


随即二人一见如故,推杯换盏,虽初次相识,却大有故友重逢之谊。


如果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自此,李白因为受到贺知章的赏识与推荐,在长安城中名动一时,他的逆袭之路,这就要开始了!



02

恩宠

人这一辈子啊,有时候好运来了,真的是挡都挡不住!
由于贺知章的大力扶持,再加上玉真公主的举荐,四十二岁的李白被召入京。
唐玄宗接见李白的时候,看见他丰神俊朗,竟然忘记了自己九五之尊的身份,亲自来迎。
后来的事情更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玄宗亲自赐给李白镶满了宝石的坐具,而且还亲自给李白盛饭夹菜,差一点就喂到嘴里了。




03

误会

进入京城后,李白自认为平生理想即将有用武之地,快意非常。
但过了不久,唐玄宗递给李白一支笔,一支粉饰太平,供皇家娱乐的文学之笔。
原来,一切都是一场误会!
对于平常人来讲,从一介布衣到皇室的诗文供奉,已经是人生的最高点了。但李白是什么人?是不肯将自己的理想打半点折扣的人。
他的目标只有两个:帝王之师或者宰相,而写诗文,那和从前又有何区别?于是李白又开始嗜酒狂饮了。
玄宗欲造乐府新词,就召见李白,而此时的李白卧于酒肆之中,酩酊大醉。来到宫殿之上,以水洒面,顷刻之间写了十余章,玄宗颇嘉之。
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新唐书》
我们都说伴君如伴虎,李白这种消极怠工的工作态度,简直不把玄宗放在眼里啊!
一日,玄宗诗意大发,随即诏李白入宫,为贵妃填词助兴,李白此时宿醉未消,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创作,于是著名的《清平调》三首就出于此: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句句浓艳,字字瑰丽,醉酒的李白尚能出此佳作,玄宗与贵妃兴致倍增,大是嘉许。
可是有何人注意到,在宫廷宴乐的角落里,一只落寞的眼神缓缓低垂。
虽然帝王近在眼前,但是理想却相距千里,这样的日子,和以前毫无分别!

04

名篇

不到两年,李白就递交了辞职信,玄宗随后赐金放还。随后李白又写出了一首千古诗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是啊,对于李白来说,他的梦想虽然破灭了,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结束。你们不待见哥,哥还不伺候你们了呢!
那就让我纵情山水之间吧,这么逍遥快意的生活,才是我李白心驰神往的!

《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诗是李白与一友人喝酒所作,最后两句化用了陶潜抱琴的典故。
李白劝说友人道:“我今天喝得有点高,你自己走吧,明天若还想和我喝酒,那就抱着一把琴来。”
李白的这种率性和洒脱,足够令人神往。
天宝十载,李白在漫游的旅途中与好友岑勋和元丹丘相会,在豪饮之间将自己这多年来被贬的心情宣泄的淋漓尽致。
此时的李白,人生进入到了巅峰状态,一首《将进酒》也就呼之欲出了。
其中最著名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被多少人奉为座右铭,其余势不绝,堪与日月争辉!




05

仙逝
时间:公元762年11月此夜,月华如水,清辉满地。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指引,李白携着酒来到了采石江畔,他泛舟江上,伫立在船头,看向江面的倒影中,一人白须浸染,面带哀伤。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白衣少年在哪呢?曾经出川时候立下的豪言壮语如今在耳畔缓缓响起。
对不起,我的故乡,我再也回不去了,昔日的远大抱负,我终将没有做到。曾经满怀激情地追逐了一生,最后仍旧是两手空空。
浮生如梦,人生几何?
李白此时高举起手中的酒杯,面对孤悬在天边的明月,于是高吟出他人生最后的绝唱:

《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鹏啊你振动八方,中天摧折啊没有了力气。激荡的馀风啊永传万世,我满怀的壮志啊却无法伸张。
后人看到此诗会代代相传,可是孔子已故,谁又能为我这只大鹏鸟的夭折而流泪呢?



李白一曲吟罢,喝下了人生的最后一口酒,他俯瞰浩渺的江面,一时间开始头晕目眩。
刹那间,忽见水面翻飞,一头长鲸破水而出,此时流光溢彩,霞气蒸腾。
只在一瞬间,那只长鲸已然飞入九天之上,背上站立一位白衣飘飘的少年,手持玉笛,临风而立,一如四十年前与樵夫在山中相识那样顾盼生辉。
传奇浪漫一生的李白,理应当以这样的方式谢幕。无关真假,只在真情。
李白,你一生追求建功立业,但是你却不知,一切的王侯将相最终都化作了粪土。
唯独你的诗篇,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们的基因当中,历经千载,依旧堪与天地同辉。
李白,你总是渴望羽化登仙,修道长生,但是你却不知,一个被千秋万代所铭记的人,从不曾真正死去。
你所有的理想,所有的抱负,最后都以一种更伟大、更永恒的方式兑现了!
人生,至此何憾!大唐,不能没有李白。中国诗词,不能没有李白。李白千古。李白诗文亦千古。


特别说明:本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侵删

网特别开通自助上传功能,只要您是网用户,可以发布:文章,诗词、艺术评论、艺术批判,艺术观点,艺术新闻等;发布方法:的后台上传发布的资料网将根据选择的栏目发布。你也可以将需要发布的资料发到邮箱(1435980968@qq.com)由本网给你上传发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