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敦煌壁画与现代奥运会,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敦煌学者的眼中,敦煌壁画和奥运项目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
从各种保存下来的资料来看,尽管在规则和规模上与现代体育运动有着较大差距,但敦煌壁画中描绘的包括射箭、摔跤(角力)、相扑、体操、举重(举钟)、游泳、划船、马术、武术、登山、滑沙、跳跃、投掷在内的至少20余种体育运动在宋元之前已成为中国人经常性的竞技活动。
- 佛国男神:大力出奇迹-
举钟-莫高窟第61窟-五代
举重是一项古老的体育项目,第一届奥运会就把它列为了竞赛项目。
在敦煌壁画中,有一位力可拔山的“男神”。他举过头顶的不是杠铃,而是大象和钟(不是布谷鸟钟,是青铜钟鼎的钟)。从母亲右胁出生的他,下地能走,步步生莲。他天资聪颖,文武双全。身为太子的他体谅世间疾苦,一心修行,终于修成了传说中的释!迦!牟!尼!
在莫高窟第61窟中,这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男神,单手将一口车轮大小的铜钟举过头顶。在这幅画面中,他看上去毫不费力、面容平和、衣袂飘飘。
敦煌研究院介绍,敦煌壁画中的举重图像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举重形象资料。
- 射箭的汉子威武雄壮-
射箭-莫高窟第61窟-五代
在莫高窟中,也有大量表现射箭的情景。开凿于西魏时期的莫高窟249窟的北披,有一幅狩猎图。猛虎正在追赶着穿着胡服的猎人,就在老虎前扑的一刹,猎人转身,以“洪荒之力”拉弓搭箭,对准猛虎。
狩猎-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在莫高窟第290窟的窟顶,有一组完整展现佛传故事的壁画。画面中,悉达多与另外两位同族的年轻人比赛射箭,三人弓箭全开,瞄准远处的三个靶。
射箭-敦煌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 飞天,你咋上天又入水-
在莫高窟第257窟中,有这样一幅画面:碧蓝色的莲池中,漂浮着几片荷叶,四个裸体飞天舒展双臂,从水中探出身子,动作自然优美。蓝色为底既可理解为天空,又让人联想到水面。
游泳飞天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识。 在佛教的发源国印度,人们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中国道教则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作飞仙。随着佛教东传,中西合璧的飞天在敦煌壁画中出现,他们常漫天飞舞、撒花供佛。
- 这位力士,我看你骨骼清奇-
在西魏时期的第249窟,包容了杂物奇怪、山海神灵。窟顶上有佛教形象阿修罗,中国传统神仙东王公、西王母,道教天皇、地皇、人皇,风雨雷电四神等。
倒立力士-莫高窟第249窟-西魏
第249窟窟顶,这位力士双手撑地,玩起了倒立。不仅如此,他的身体还格外柔软,小腿下垂远超过头部。在总体庄严、肃穆的佛教艺术中,这样的力士真称得上是一朵奇葩了。
在第79窟不太显眼的窟顶北披,还有一幅倒立童子图,应是古代画师即兴发挥的谐趣小品。
倒立,在现代体操运动中是常见的基础动作
倒立童子-莫高窟第79窟-窟顶北披
此外,在有“古代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敦煌,你还能从壁画中找到击剑(舞剑)、摔跤(角力)、马术、曲棍球等奥运竞赛项目的影子。
击剑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项目。
舞剑-莫高窟第61窟-五代
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中展现的舞剑,与现代奥运会中击剑项目动作非常相似。
摔跤-莫高窟第290窟-北周
马术-莫高窟第61窟-五代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画中的步打球,就是现代曲棍球的源头。
击球童子-榆林窟15窟-宋
一幅榆林窟第15窟的“击球童子图”呈现:一名童子站在莲花上,左手拿着一个圆球,右手持弯头球杖。依照童子手中的球杖长度,判断出这是五代时期步打球时所拿的球杖。
从人类起源开始,运动就与文明相伴。敦煌石窟的珍贵文物是我们理解古代生活不可多得的史料,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创新的源泉。敦煌壁画中的奥运项目虽不等同于现代奥运会上的比赛项目,却为我们展示了古人对运动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