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鉴余翰墨: 单门师生书画作品展”在北京久藏美术馆盛大开幕 徐邦达、谢稚柳、陈佩秋真迹惊艳亮相

美网会员 ·8259 浏览 ·2024-05-19 14:19:03

艺术家和久藏团队合影

2024年5月18日,备受瞩目的“鉴余翰墨: 单门师生书画作品展”在北京久藏美术馆正大开幕。本次画展汇聚了单国霖、单国强两位当代鉴定泰斗以及他们得意门生的精心之作,更难得一见的是,师爷辈艺术大师徐邦达、谢稚柳、陈佩秋三位先生的真迹四十余幅也惊艳亮相,这些珍贵的精品真迹走出国家博物馆的殿堂首次在京展出,艺术巨匠和艺术新秀的作品同堂献艺,共同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鉴定与创作共融的艺术盛宴。

出席嘉宾

本次画展由单琰与张印昌策展。张印昌作为单国强先生的得意门生以及久藏美术馆的馆长主持了此次开幕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书画研究部主任单国霖先生,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单国强先生,北京湖社画会会长关志英先生,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雷甲寿先生,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尚勇先生,人民大学教授彭国昌先生,北京湖社画会秘书长杨光先生等诸位嘉宾亲临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单国霖先生

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书画研究部主任单国霖先生在致辞中说道“今天举办我跟国强师生书画联展。同时还特别借来了我的老师辈徐邦达先生、谢稚柳先生、陈佩秋先生,三位艺术大师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主要说明文物鉴定领域师徒传承的传统,即除了鉴定外,还需进行书法绘画的实践和修养。有助于书画鉴定和美术史、美术理论的研究,是中国学者的特点。

在书法绘画的成就上,我们跟老师辈的是无法比拟的。他们是仰之弥高的大师,我们是作为一种修养,一种基本功。所以我们在书法方面做了一些学习传统的实践探索。希望通过书法把握古代人的笔墨技法,从而有利于鉴定工作。此次展览名为“鉴余翰墨”,旨在展示我们在鉴定之余的书法实践成果,并体现对古代传统的理解。

我们的学生辈,有很多都是专业的书画家。他们的绘画跟书法成就超越了我们,这是我们很欣慰的。希望这种传统能够延续下去。这对于艺术创作也好,书画鉴定也好,都是很有帮助的。在这里祝贺我的学生辈将来能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先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单国强先生在致辞中说道“这次展览的宗旨我要再补充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师生的渠道,这个渠道是多样,一个是原来的师生关系变成了师徒关系比如曾嵘。第二个就是正式的拜师,最早的是贾聚成,最晚的是李小海,这一批人是真正的师徒关系。第三个,就是亲约关系,比如我的女儿单菁,我的儿子单琰,他们子承父业,也从事有关的书画鉴定史论的工作。

其次我们的这些徒弟都是跟书画鉴定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也可以分成三部分人。第一部分人,就是真正的跟书画鉴定跟史论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曾嵘、张印昌跟鉴定关系比较密切的。

第二部分人是书画家,他们为了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的书画创作更上一层楼。比如贾聚成、户广生、观同、廖观玉、李小海等。

第三部分人就是装裱师,他们是从事技术方面裱画工作的,卜思远、秦威威,虽然他们重视的是裱画的技术性工作,但是他们也需要了解美术史,了解绘画史。因为有很多鉴定是通过对作品材质的判断,来定真假和时代。所以很多装裱师实际上也是鉴定师。

在这里我想提几点要求,就是希望“单门”师兄弟之间要相互的扶持和支持,取长补短。第三个要求我希望进了“单门”以后,心应该像亲兄弟一样共处,除了每一个人的小家庭以外,希望“单门”的这个群体不仅仅是一个学术上的团体更能成为一个和谐愉快的大家庭。”

北京湖社画会会长关志英先生

北京湖社画会会长关志英先生在致辞中说道“非常高兴我们共同见证北京湖社画会与久藏文化携手举办这场意义非凡的单门师生展,今天不仅汇聚了徐邦达先生、谢稚柳先生、陈佩秋先生三位艺术巨匠的作品,更有众多优秀单门师生的作品在此展览,充分体现了在继承传统上不断创新的优秀成果。祝展览圆满成功。”

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雷甲寿先生

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雷甲寿先生在致辞中说道“今天能参加“单门”师生作品展,也可以说是三代艺术家的作品展,有徐邦达先生、谢稚柳先生、陈佩秋先生的经典之作。所以说今天这个展览和我以往看到的展览不同,很全面。我深受单老师讲话的触动,中国画最后的一步,就是装裱,不装裱不成功。

再有“鉴余翰墨”是单老师委托我题写的,我非常的荣幸。这也是单老师对我的厚爱。因为我们也在一起好多年了,虽然没入单门,我也应该是单门的学生,感谢单老师。所以说这次展览总的有两个印象,一个是看到了传承,我们单门的师生作品有经典的笔墨,是很美的。第二个我看到了创新,虽然在笔墨上可能还有一点点欠缺,那只是技术,我认为他还是有指导意义,有创新意义,给我们艺术家创新走了一条路,所以说我在这里再次祝贺展览成功。”

人民大学教授彭国昌先生

人民大学教授彭国昌先生在致辞中说道“首先祝贺单门师生书画作品展圆满成功,两位单老师是德高望重文化底蕴深厚且享誉全国的老前辈。这次师生展的作品都很好,而且还有更早的徐邦达、谢稚柳、陈佩秋这些老前辈的作品,久藏文化能做这么高档次的画展,这说明久藏文化有眼光,有底蕴。祝贺展览成功。祝贺久藏文化公司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品味。”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尚勇先生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刘尚勇先生在致辞中说道“今日我们荣幸地出席了一个极为特殊且意义非凡的展览。因为它汇聚了一门学派的精英,首次将自身的研究成果向公众展示。该学派专注于中国传统书画的深入研究,其成员均为该领域的资深学者,他们的研究细致入微,全面透彻,特别是在书画鉴定方面,同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会把这些研究展示出来。老一辈的徐邦达先生,他的山水画中蕴含四王的精髓;谢稚柳先生有陈洪绶先生的韵味,陈佩秋先生的在传统明代书画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此外,二位单老的书法作品也各具特色,既有皇家气象,又有学者风范,都是在传统正脉上研发出来自己的的独特创新。

宋庄作为艺术家聚集地,致力于发展中国书画的创新与创作。但在创新过程中,不忘传统,确保创作始终符合正脉。此次展览作品展现了书画正脉的精髓,为创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资深鉴定家的身影。鉴定学作为一门学问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而兴起的。在座的两位单先生以及他们的老师辈徐邦达先生、谢稚柳先生和陈佩秋先生都是这门学问的创建者。我们有幸能够跟随他们的步伐,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学生和徒弟们的研究心得,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北京湖社画会秘书长杨光先生

北京湖社画会秘书长杨光先生在致辞中说道“两位单老师在业内都是鼎鼎大名的,深受大家的敬仰。由于我此前曾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因此对两位老艺术家的学术研究深感敬佩,并从他们身上汲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

今日尤为感动的是,两位单老师无私地将他们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展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老一辈艺术家将火炬传递给我们年轻人,我们要责无旁贷的接过这份责任。正如郑板桥在《新竹》一诗中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若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两位老师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精神。

同时也期望“单门”传承人能够接过旗帜,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不辜负老一辈艺术家的期望。相信两位老师的弟子们将不负师门,积极创新,让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同时,希望所有学习绘画的朋友能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精神,追求德艺双馨,这是每个艺术工作者应秉持的准则。”

画展现场

徐邦达、谢稚柳、陈佩秋这三位先生的名字在书画鉴定界和艺术界如雷贯耳,被尊称为“一言九鼎”的国家级书画掌眼人,本次展览展出了三位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四十余幅,部分甚至是从未公开展示过的珍品,其罕见程度令人惊叹,艺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为书画艺术界和广大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同时画展还展出单国霖、单国强两位当代鉴定泰斗以及他们得意门生的精心之作百余幅,不仅涵盖了绘画、书法、石刻等多种艺术形式,更在绘画题材上跨越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广阔领域。充分展示了书画鉴定工作者的多方面素养,也为社会提供了艺术鉴定与艺术创作双层面的学术交流机会。

特邀作品:徐邦达、谢稚柳、陈佩秋

参展艺术家名单:单国霖、单国强、曾嵘、贾聚成、胡滨、李升德、秦威威、卜思远、任大庆、户广生、观同、曲君丽、廖观玉、李小海

策展人:单琰、张印昌

出席嘉宾:

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陈忠

北京湖社画会监事:张成银

北京湖社画会办公室主任:敖敏

北京湖社画会新闻发言人:张京秀

北京湖社画会理事:贾凤来

江苏百草间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

原河曲县自然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乔治国

中国非遗书画院院长:金燕侠

大唐文化影传媒公司:孙艳霞

北京运通泰制衣有限公司:李卫

人民观察周刊采编部主任:王清江

北京经典玲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齐新庄

丝路博雅书画院:祁长龙

国广星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刘小忠

丝路女性文化大使/宝鸡市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主席:强雪云

荣宝斋画院助教/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中华佛造像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晶博士

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吴江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张佩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陈树清

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辛有芳

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梁雄德

齐白石画院副院长:李振阳

中国艺术公社:王茂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馨胜

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任宝魁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魏炳欣

著名书法家:刘卓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明圣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常美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子画院副院长:童艳杰

著名画家:雷凌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郜凌民

现场多位行业专家以及艺术家到场,对此次画展表示高度赞誉。他们一致赞赏展出的作品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尤其是艺术大师徐邦达先生、谢稚柳先生、陈佩秋先生的真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对于推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此次画展形式新颖,意义非凡,将一直持续到5月28日。不仅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更证实了鉴定和创作互鉴共融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能够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此次画展无疑将在画坛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着书画艺术迈向新的高峰。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