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十六)

中国美网 ·28766 浏览 ·2018-08-24 10:53:22


【原文】

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1〕铺设其景而来,不厌〔2〕其详,所以足〔3〕人目之近寻也。傍边平远,峤〔4〕岭重叠,钩连缥缈而去,不厌其远,所以极人目之旷望也。

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

 

 【注释】

〔1〕委曲:详细周到。

〔2〕厌:嫌。

〔3〕足:满足。

〔4〕峤:山尖而高。

 

【译文】

画正面的溪山之时,要让树木曲折盘绕,详细周到地安排设置景物,极尽详细之能事,以此来满足观赏者贴近探索的需求。画旁边平旷悠远的景象之时,要有重岩叠嶂,物象相互钩连,缥缈地伸向远方,极尽渺远隐约之能事,以此来满足欣赏者对极目远望的需求。

 

【延伸阅读】

此段专门论述了之前提出的“三远”中的“平远”。从创作实践的构图上看,郭熙的确对平远更情有独钟,他的《窠石平远图》《树色平远图》等都是“赤裸课”的平远之作。他在本书中也多次论及“平远”,比如《画诀》中说“夏山松石平远”“秋山晚照,秋晚平远”“雪溪平远”“风雪平远”等,《画格拾遗》中说“一障乱山,几数百里……令人看之意兴无穷,此图乃平远之物也”等,不一而足。然而要达致平远的意境,不只需要远方物“钩连缥缈而去”,也须得到近景“委曲铺设”的配合,这就是郭熙对于山水面“三远”的一个基本态度,即融各项技法于一体互相映衬,而雄浑与冲淡、繁复与清明相映生辉,方能成就一幅画面的“天然”之工。平远空间虽难以单独承担气势宏大的场面,往往只能表示一角之景,但正因此其应用才变得尤为普遍,因为任何山水几乎都有表现“傍边平远,峤岭重叠”的需求,所以我们能在高远和深远的构图中也发现平远的景色,作为对近景主体的一种衬托,也可以在全幅呈现“一马平川”的画作中,看到“山后”的景色訇然洞开的豁达至境。

 

【名家杂论】

如果说《早春图》是“三远”法的全面体现和综合运用的话,那么郭熙的另一幅代表作《窠石平远图》就是对“平远”构图的极致发挥。《窠石平远图》创作于郭熙的晚年,不同于《早春图》,这幅画描绘的是北方深秋的景象。近景是清浅的溪流,左下角的岸边裸露了两块体量较大的岩石,用卷云皴渲染出其质感,石头上有一丛杂树,枝干虫蟠曲如蟹爪,中得寒树几棵,有的枯枝无叶,有的老叶纵横,施以淡墨,远山苍翠,烟波浩渺,天空晴明如洗,一派空旷的秋日图景。


首先,此画体现了郭熙“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的布局方法。先用淡墨概括地画出远山形势,仿佛若有似无,近处的树石诸景则作了“不厌其详”的描画,质感毕现。画的左下方,树石相生,缠绕盘踞,构成全图最“实在”的部分,相比之下,右侧土坡就变得简略了,越往右笔势越虚,最后至于无。由此左右两端便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使得画面产生冲淡平和的意境。整幅画笔墨简练纯净,布局严谨天成,画面空间清朗幽寂,自然传达出旷远萧疏的深秋气象。


其次,郭熙一向主张创作之前先“身即山水”取材,以真实的观察体验入画。同时他也对不同地不同时的景色有着明确的区分,比如北方山水的特色,即是“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通,拔萃于四逵之野。”《窠石平远图》中的窠石以及远山就是对这一特征的典型体现。窠石的卷云皴法是郭熙继承李成一家的创造性发挥,以表现北方山水的磅礴厚重,整体而言,秋天的景色则应该是“明净而如妆”,“明净摇落人肃肃”,于是构图上以平远推出景色,给人以神清气爽、心旷神恰的感觉。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其中的溪水,清浅明激,宁静致远,与大块窠石相映成趣,予人以“水落石出”之感,正吻合了秋山应有的神韵。


最后,回到我们一开始就讨论的平远,郭熙对平远的解释是“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俯不仰,“不卑不亢”,取与天地一体之意。观察画面的布局比例,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前方,使景物集中入画。从前景到中景再到远景,每一层都分明有致,自然体现出纵深感,空间的距离被拉开,使得着墨虽然不多,却有无比宏大的境界,遒劲辽远,苍劲有力,观之令人一振。而整据画面也充分体现了原文所说的“正面溪山,林木盘折,委曲铺设”和“傍边平远,峤岭重叠,钩连缥缈”的构图要义,无论是近寻还是旷望,都各得其所。堪称郭熙实践本人理论的妙笔。


现今存世的郭熙作品不多,其中可信的尤少,《窠石平远图》就是其中之一。此图创作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距今已过千年。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