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二十五: 分离与组织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来源:中国美网 ·75505 浏览 ·2019-07-31 10:19:24

 以上基区域闭合原理探讨了形状与背景因定向与重力而致生的对称。一个被知觉的形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形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成为前景。

   形状是分离的结果。在认清形状时,双眼已把本质从纷繁的信息中分离了出来(显突),使它得以简化。从这个意义说,形状是简化的结果。

    1)分离

   倾向于简化的知觉力,总有将平面向第三度分裂的力,当知觉是一个简化的式样,这个式样一定是第三度上的分离。

   由平面向深度的分离,使空间假说具有了实际意义:三度式样比平面式样更为简单。在线性造型中,深度上的分离使闭合面具有了空间属性。如同前景与背景的分离,主轴线对轮廓感的分离也是有决定意义的。正是这种分离,使本不存在的线具有了空间的形状(基本空间特征)。这就是线性造型的实质所在(一个有关空间式样的构造)。汉字的笔划结构是最形象的分离,字典的偏旁部首也是最形象的分离,传统笔墨程式中的皴法体系、十八描、五色彩同样是最形象的分离。那么,线性结构的分离性在造型时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第一,分离是线性造型等级秩序平衡的需要。

   知觉心理的研究揭示,线性造型就是线性概括,知觉过程就是形成知觉概念、并基此进行概括的过程。无论你怎样不想接近理念的逻辑,只想用艺术的逻辑去体

 


美的选择,二十五

 

祝燾《无花只有寒》67×49cm

 

验思想,你仍然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计算、抽象等等字眼。精神分析学家把这称作“无意识的推理”。为了便于分析,本书也借用这些字眼;否则老是体验,老是模糊,老是不明确。

    用线进行造型的概括,首先要判断你看到了什么?一个三度的空间,一个立体的物象,一个广延的背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若你的眼睛是照相机,你看到的将是影像。然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双眼不是照相式的记录,而是积极的选择。造型时所进行的“看”,实质上是把眼前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概括出来。看的任务就是用线的逻辑把判断推证为一个本质理念一形状。本质形状只有与客体物状分离,才能够造型。

    一个立体的物象在一个二度平面上要想表现,位置、距离、深度将成为判断的概念元素。推证的结果,是形成既简单又规则且明确的线性几何结构。这时,它还只是一个面,是用线勾划出的物形边际线,或泛称轮廓线。物象在平面中已变成了能让你把握的轮廓。进一步推理的结果,轮廓最为重要的本质就被抽象了出来 一 主轴线。造型的“看”,使主轴线实现了对轮廓线又一层面的分离,由物象的边际轮廓感知深入到物象的本质感知。

    当然,作为艺术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线性结构并不停步于对物象本质的捕捉。已进行的分离实际上是物与形的本质分离。艺术还需要丰富,即对再一层面,乃至第N层面进行分离。线的结构也由简单向丰富扩展,分离的层面越多,线的结构越复杂。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哲学现象:造型是由复杂的物象到简单的描绘抽象(抽象的实质是“由上而下”地把握物象的整体状态);结构是由简单的平面轴线向复杂的空间线架的演绎(演绎的实质是“由下而上”的简化式分离;其致生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同时进行的类属于造型的看,致生了两种同时进行而取向截然相反的思维:一个由复杂到简单;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每一层看的分离,都把结构引向新一层的复杂。在一个特定的层级中,结构化看的结果,使该层具有了本质属性,即对称形状。这是该层稳定的体现。但这一层级对称较新一层级而言,又是非对称。艺术造型的实质,就是用某一层级的对称打破新一层级原有的对称,并形成新的不对称。结构是诸多层级间对称与不对称的互补致中。每一次分离都使对称偏离了原有的平衡点;而每一次非对称都是想寻找新的平衡点。在二度平面中,每一层对称都表现为一个特定状态,它在这个平面层中总是对称的,但若把它与新一层面的分离相关联,二者图式马上会出现非对称性。它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结构刺激感,因为非对称打破了原有已令人麻木的平衡感知,让你觉得新鲜。于是,艺术造型便具有了冲动性。同一个物象,不同艺术家的造型,形状对双眼的刺激感是不同的(除非程式化,故此我用了“艺术家”三个字)。因为属于不同人的视觉结构观是根本不同的(即本书一再强调的世界观非一致性)。不同的致因,就在于它有不同的简化与分离理念,从而用不同的对称去实现不同的非对称。

   递阶分离的层级逻辑说明,线性结构中存在着特定的等级平衡秩序。在一重秩序中,线性分布是对称的;对另一重秩序而言,它又是非对称的。于是,造型的艺术性便有了概念的明确:造型的本质是用新鲜的手法创造艺术形态的陌生感(有创意的视错觉),即用对称打破对称的新鲜感。从这个意义讲,情绪的点线必须服从科学的构架。现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们在进行点线结构时,目光总停留在二阶平面,看不到造型的递阶多层性,人的双眼因分离而致生的递阶重迭性平面构造特征被忽略了。还是应从知觉心理的视错觉出发,把点线的构造性从一个平面递阶到另一个平面,并用丰富的重迭互补致中观去武装头脑,让对称与非对称的“中和”重新丰富点线的思想与精神。

    第二,分离是线性造型骨架结构的需要。

    有了层级的递阶概念,二度平面中的点线结构不应再是传统的“起、承、转、合”关系。应该看到,纵横线与折线互为呼应式的平面抒发,已是传统的思绪;“平面线+明暗擦”的手法亦不应是中国式的空间深度取向。现代,确实需要新的科学思考。

    递阶层级的线性构造,为结构骨架的现代诠释进行了逻辑准备。在“让画图为历史作证”中,已看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一些思考者用某一层级的几何性对称打破另一层级的几何性对称,并在诸多的非对称中寻求新的整体对称(基于对称重迭还可引申“作为平面的拼贴”等重要概念)。他们的着眼点已不是传统的承合关系,而是递阶重迭关系。他们用一个层级的几何线状,托衬另一个层级的几何线状,分离意识已明显地集中于对几何线状的深层理解。他们不是用线与线的情绪碰撞理解造型,而是用几何与几何的形式碰撞理解造型。可喜的是,这种理解多发于工笔画中。可以看到一些探索,局部的线形几何式抒发已成为情绪的吐发汇聚点。对艺术新鲜的热情也因此令画作有了更多的陌生感。值得赞许的是,他们并没有向深度空间投入更大的关注,仍是在浅空间中体验着传统。这真的让我看到了方向。

    当然,要解决“二度平面中令人满意的三度感”这一世界性难题,还不是现在:只能说看到了方向,有待于进一步理解分离。从结构骨架看,分离是某一层级

 



 美的选择,二十五


(蔡群《元人曲意》68×34cm(1950年生。中国美协会员。作品入列第六届全国美展等大展)

的对称线构,重点是主轴线;分离是不同层级间主轴线的对称性。直观理解,就是某一重几何线状与另一重几何线状的对应。每一重分离都向人们提出新一重对应。如线对形的破,点线对体面的破,线对色的破,笔对墨的破,墨对水的破等等,都是前人呼而应之的一种思考。基此,我们再度思考的重点,应是在递阶对称的同时,递阶非对称的对应性。从哲学上说,这也可以看作对称中的对称。分离既造成了新的不对称,亦造成了新的对称。这就是分离的新属性。对于中国画,分离永远包蕴着重迭。骨架结构的整体观照,只能是分离对应性的重迭结果。

   从这一意义讲,重新把握骨架结构就有了不同的启迪:它是主轴线的构架,是主轴线划分出来的平衡对应关系;它既是线性几何结构高度简化的结果(简化性);又是线性几何结构高度对应的结果(复杂性)。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有趣现象:简化的几何性抽象与复杂的几何性表现。是否可以据此体验线性造型的新概括:用复杂的几何性状去表现简化的几何形状(一种相似性的逼近过程)。骨架结构的现代取向,显然不应再是简约的点线抒发,直观的情绪表吐;它应是一个多阶重迭的对称中的对称,对应中的对应。

    2)组织

   人在二度平面中看到的画图,总是一个有组织的分离,或者说有分离的组织。艺术是依据组织律知觉到图像的。“简化的看、复杂的图”,这就是艺术的致中互补。闭合、定向、重力、对称、连续、临近、递阶、对应,都是作为倾向于简化与构图的组织。为了进一步深化问题,还是再看艺术中的分离。要用点线构造一个图形,首要的是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离,并按照等级秩序把基本部分确定下来,再据此进一步分离出次级部分,乃至细级部分。如前景对背景的分离,各物象内几何性状对物象的分离,点线对几何性状的分离等等。对整体分离的结果,便产生了一个重要概念 一 部分。所谓部分就是整体内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小整体。艺术分离的目的,是使部分具有艺术形状的相似性。就是说,经人眼分离出的艺术部分,在形状上与所看到的物理部分相似距离最短。这就是心理意象与物理实象的艺术同构。一切造型都在追寻形式的视错觉同构性。

   在同构性造型时,部分因分离而致生的对应性,向创造者提出了一个艺术要求 一 组织。艺术创造是对部分间对应性整体的有效性组织。中国传统十分注重线性造型的组织性。早在公元540年前,谢赫就提出了“经营位置”的法度,国人也惯以“布局”来体验组织。这都是现今思想的基础。从视觉心理看,组织原则所关注的重点又何在呢?

   一是相似的对应性关联。前面已经指出,分离使部分具有了相似的对应性,这种对应性被抽象为点线的几何性状,它将视觉原形简化为形状,或者说它将原形的分布秩序简化为点线的分布秩序,用中国人的体验,这是点与线的布局。布局的点线构设要在整体中具有意义,点线布局就必须蕴含气脉。气脉就是中国的组织逻辑;点线是生命,气脉是灵魂。点线因气脉而呈现精神,精神就是中国画造型的图式生命所在。这一互补思想在前面己有很大展开,我们在此必须关注气脉与相似的对应性关系在现代组织范畴中的作用。

   先看相似的对应性关联。整体是部分间的相似性进行艺术关联的结果。有人说整体是部分之和;若真是这样,艺术就没了生命。艺术的思维总是从这开始:分离出部分的相似性,再用关联性组织相似间的部分关系,从而达到整体的形神相似性,即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看起来十分简单,实际上十分复杂,因为二者是分离的。要进行整体组合,光用加法肯定不行,关联性不是相加性,拿围棋来说,全局的气与局部的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画的点线亦如此,若片面追求书法骨力,忽视结构骨架,整体的风骨不得反失。记得罗丹在为巴尔扎克造像时,他的学生第一眼看后便惊呼:“啊,多妙的手啊!”罗丹不由分说,拿起大斧便砍掉了这双美妙的手。为什么?因为它破坏了整体的关联性。可见,关联性是一个复杂神秘的心理感知(互补致中的直觉),目前,尚有许多谜点无法解说。从这一意义讲,组织的本身就是艺术,组织的原则就是艺术的感知,没有艺术的感知,就没有组织。组织是天才的艺术,是魔鬼的驱使,是灵魂的召唤。视觉心理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把整体的关联性解义为范式,且做到人人理解一致。人对整体关联性的感知,因一种神秘的力量存在,致使人人不同。而恰恰是这个人人不同,艺术才从教条中分离出来,成为科学。

    既然相似的对应性关联不是加法的结果,人们在把握部分间亲密关系的同时,总试图用一个特性尺标支配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真正部分”。由一个完善的具有亲和力的真正部分的分离,达到整体的关联,在构思上是可取的,但现实又严酷地说明,你追求的真正部分,要么像巴尔扎克塑像的美妙之手,要么淹没在整体之中。神秘的关联性总是无法明确地把握。此时,我很感谢老祖宗,他用“气”来道法点线,得气之点线若得道,可顺应自然,奉迎左右,关照上下,交会纵横,实为顺气而道,这种由意统而至气统的点线观,是组织的最佳模式,它既神秘又感应,既分离又关联,既科学又精神。本书以为气度组合观是对关联度的中国式解义,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亦体现了中国人的感悟。只要用科学的眼光而不是玄学的解辩来认知气,以点、线、气为形式的情绪表达,定将成就中国线的恢宏构造。

   二是相似的对应性连续。是什么力使部分间的对应性亲和为整体?视觉心理的

 



 美的选择,二十五


关成厚《霜叶红于二月花》68×68cm

 

    研究提示,有规则运行轨迹的线条较之不规则线条有更强的视觉刺激性,因为它清晰地给出了部分对部分的“接触”方式。部分与部分只有接触,才能在整体上产生一个紧凑坚实的对象,否则属于各层级的部分便缺乏整体的对应感。若对接触进一步探讨,一个艺术造型,实际上是无数细小单位关联接触(致中)的结果。例如线性造型是无数矩形、三角形、圆形向面或体的接触式渐变,这时,关注点已不是细小部分的几何形体本身,而是部分间的接触轨迹。当这种轨迹以连续的和谐让人感动时,相似的对应性便生产了整体感,笔墨一点一线式的散状挥酒,被气韵连续性接触,并亲和到了骨架结构之中,这时分离已从眼中消失,所看到的每一部分都是整体的连续性。这就是组织的又一重要特征——互补致中的相互完结。

   在中国的笔墨组织中,对连续性的体验还是气。气的脉络,气的吐纳,气的韵致,使中国画的点线因气而畅,使中国画的骨架因气而坚,使中国画的意境因气而神。有了气的结构观,位置与位置之间、点线与点线之间、笔墨与色彩之间、层级与层级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都有一个无形的亲和力在促生着彼此接触。这个力就是由组织之道而生的气象,它大道无形,却呈相于气;它无法捕捉,却感应互致;它神秘无迹;却触动心灵。正是这种无象之道气,让点线有了鬼使之姿,神驱之态,有了整体之关联,部分之连续,相互之完结,有了让人感到骄傲的中国式的点线造型结构。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美的选择,二十五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