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站在十字路口的杨钢——读青年画家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陈 焱 中国美网 ·86368 浏览 ·2019-07-02 10:02:43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荷·系列》


 站在十字路口的杨钢 ——读青年画家杨钢工笔花鸟

  独立艺评人  陈  焱

 

  杨钢是近年来活跃在工笔花鸟画坛一位颇有潜质的四川青年画家。他的工笔花鸟具有比较明显的传统院体画风,且颇具现代意味。含蓄与婉约、平和与淡定,清幽与深邃,哲理与诗意,构成杨钢花鸟作品的基本美学品格。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蜀山清幽》


   杨钢画工笔花鸟,至今已十年有余,相伴不厌。其工笔画题材,鸟虫大致以鸭、鸡、鹰、仙鹤、蜻蜓为主,花卉多是成都平原惯见的芙蓉、荷花、玉兰、绣球。其笔下鸟虫,无一处不关妙处,嘴脸、背腿、翅膀、触须、羽毛,无一处不拿捏精微,栩栩如生,可谓望象生意,形神兼备;笔下花卉,则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颇有谦谦君子之风采。无论鸟虫还是花卉,在杨钢笔下,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或款款栖息枝头,或湿地溪边觅食,或于旷野之中怡然自得,闲庭信步,丝丝入微,点点出神,无论浓墨重彩、精雕细刻,还是三笔两笔,便营构一片春光秋意,画出一派蓬勃生机,纵是翩翩纸间,却似嘤鸣于野。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晨韵》


杨钢工笔作品,神形俱佳,元气足劲,往往借昆虫之微,来体现生命的静穆与欢喜。其工笔画作意境清幽深邃,画面若明若暗、若隐若现,飘逸着一股的淡淡的清幽,蕴藏着一种平和而淡定的情思,传达出一种婉约与含蓄之美,一种超然物外的神韵,生发出天地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永恒之意。小小草虫,能有如此气象,能让人感受到杨钢对于写意传神的追求。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果熟来禽》


画昆虫之形,写花卉之态,古已有之。

也是四川画家黄荃,以细腻有序之美,将富贵之态赋予草虫,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院体画家”。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沈括,晚年凭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的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中,把黄筌与徐熙并列为五代宋初花鸟画两个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见《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而两宋绘画艺术成为世界绘画艺术史上一座高峰,是无可辩驳的一个共识。宋代绘画或许受宋朝理学的影响,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艺术的美学特征。“宋画惟理”,它不做作,不耍怪,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在常物、常景、常态中别出新意,于常法中出高境界。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醉花荫》


而在赵昌的《写生蛱蝶图》中,我们看到了他精准的造型和生动的用笔,将花间美意与虫鸣秋意的山野气息凸显而出,清韵悠然的北宋风韵在赵昌的写生中留存下来。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雨林清露》


钱选幽静恬淡的物象中,有着他士人冲淡的情怀,那种“静里春光常自在”的深情与野逸,在他的禽鸟与草虫中生发出一种生动逼真的朗静感。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草虫系列3》


 及至明人徐渭、清初八大,那种张弛有度的写意之态跃然纸上,让人感觉到他们笔尖轻盈的舞动之中,仿佛玩弄乾坤于腕臂,亦让人感受到画师生命的喜悦与俏皮、愤懑与孤寂。古人赋予禽鸟与草虫以生命之情,成为后来者观象察物的楷模和争相效仿的标本。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草虫系列1》


白石老人笔下的草虫,则是他对宁静田园的忆写和歌颂,它们结构精微,情态尤怜。其笔下的蜻蜓款款飞行于花间湖畔,薄如蝉翼的翅膀上细致的纹理清晰可见。无论世事怎个纷乱,齐白石心里始终都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都有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不管冬春与秋夏,不论沧海与桑田,始终保持着一份淡然的天真和烂漫,这便是齐白石草虫所蕴藏的的终极生命情怀。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觅》


而开创泼墨泼彩画风、同为四川“乡党”的大千居士,成为杨钢师承追摹的偶象,就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杨钢的艺术历程之中,能够自觉孜孜以求绘事,虽不及圣贤,但心向往之。他以这种淡泊而寂静的心态,在学习追摹古人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在埋头绘事的宁静之中,渐渐致远,渐渐画出自己的面貌来。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琅璍寒烟》


我们从杨钢工笔花鸟画的近期创作可以看出,他在努力萃取宋画之精髓,努力追求宋画之意蕴,在形式上则反其道而行之,追求婉约与含蓄、清幽与深邃、哲理与诗意之美。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蜀山幽涧妙香稠》


这从他的《晨韵》、《荷系列之空寂》、《琅璍寒烟》、《蜀山清幽》、《醉花荫》、《果熟来禽》等作品中可见一斑。这类精雕细刻的工笔花鸟作品,具有比较明显的传统院体画风。而从他的另一类作品,比如《风荷珠露》、《荷系列之枯荣之间》、《雨林清露》、《觅》、《芙蓉小鸟》等,却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在试图继承传统院体风格的同时,另辟蹊径,不再一味追求细腻隽永的精雕细琢,甚至不再追求“形似”的写实,而是尝试通过虚实、繁简、疏密、远近、浓淡等表现手段,在传统图式中融入现代元素,尝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把“院体画”与“文人画”结合起来,更多追求的是“神似”和写意精神。这种努力虽然还处在尝试探索阶段,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这种审美向度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空寂》


自古以来,美以圆满无缺为上,然而杨钢却避写风华,偏偏选择残荷作为创作题材,着力表现残缺美。他认为,“残”恰是对生命轨迹的一种诠释和追忆,正是源于残荷这种的“残缺美”,才易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索。世间万事万物,芳华致极,芳菲一时,都无非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终究落叶归根,归于平静。这是他在《荷系列之枯荣之间》极力想表达的主题思想。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对于生命意义的哲学式思考,不仅让这个作品增色不少,而且由于他做了颇具诗意的艺术表达,大大提升了作品的美学品格和艺术价值。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风荷珠露》


近几年杨钢创作出残荷题材系列作品,画作多用勾勒没骨结合手法,以晕染填彩画花,以“没骨法”画叶,用撞水撞色画枝干,加之渲染,充分利用纸绢材质底色,追求明快生动的效果。特别是他试图通过对于残荷的刻画描绘,着力表现残荷孤寂、萧瑟气息。透过画面,让人很容易捕捉到画家的心绪——生命的易逝和人生的苦况。这种以形写神、传情达意的创作追求,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杨钢的创作理念和个性追求,清幽与深邃、宁静与清寂、哲理与诗意的审美意趣充盈其间,令人回味。



杨钢,工笔花鸟

杨钢  《草虫系列7》


读杨钢工笔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创作与其他四川画家的相同与不同。相同的是,都习惯轻勾细染的温柔用笔,使用清晰纹理展现精细卓越的工笔技艺,生动准确地再现物象的细枝末节,继而刻画物象灵动愉悦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富有情感的笔墨韵致,塑造具有生命律动意味的花姿鸟态,追求更真诚、更生动也更多样的审美意趣。特别是善于巧妙运用传统手段,充分使用笔墨技巧,工笔与写意结合,追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四川画家的看家本领。表明杨钢的工笔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造诣和艺术水准。不同的是,他能够着意于绘画性的诉求,不满足于在传统里面精雕细琢,亦步亦趋,而是试图突破传统程式化的框框,在更为广袤自由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绘画语言和风格面貌。这说明杨钢的工笔画创作已处在一个“临界点”:向传统回归,还是向现代迈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可喜的是,杨钢正在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做出选择:超越传统,走向现代,让工笔花鸟这一古老传统画种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异彩。


希望杨钢能够沿着院体画与文人画结合的创作路子一路向好。


2018年1月25日凌晨,于五龙山。



杨钢,工笔花鸟


  艺术简介


 杨钢,成都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特聘画家,四川巴蜀书画院特聘画家,成都画院特聘画家,成都当代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旭日装裱艺术院副院长,成都民盟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工笔花鸟画院画家。出版有《实力派精英·杨钢》专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焱,原为新华社记者、资深媒体人,国家机关干部。现主要从事艺术品品鉴及艺术品市场研究,专栏作家,独立艺评人,策展人。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杨钢,工笔花鸟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