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美术史,就是传承与创新、继往与开来的历史。
在中国美术史中,中国画是璀璨的明珠。她艺术地境象为中国的文明、文化,乃至哲学。
体验中国画的境象哲义之美,就是体验生命的价值之美。她让人欣赏,艺术如何藉助古承,浇灌花蕊;艺术又如何凭借创意,恣肆绽放。作为生命的艺术,总是静静地从昨天你熟悉的脉络中走来,却总会偏偏地从明天你诧异的目光中招手。她让你熟悉且陌生,若稼轩品语: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中国画境象哲义之美,即用昨承熟悉的花蕊,淀放明创陌生的绚丽。
这就是中国画艺术的生命。
今天,从昨天“继往”的我们,有幸约请到百位艺术品的创意者,在“中国美网”,用艺术展示“开来”的陌生,体验艺术作为哲学的生命与价值。
在这充满梦幻的空间中,艺术可以尽情享受创意的浪漫与想象,她将带我们从昨天古远洞火的闪烁中走来,又将带我们从明天辉宏蓝图的绚丽中走来,她用中国哲义的平仄,吟诵中国画境的诗:或小桥流水,或大江东去。
这,就是中国画当今百位艺术家的有创意的生命。
多吉图腾,男,藏族,1965年10月生于四川阿坝。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西藏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其工笔画主要表现藏区生灵为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画展并获奖;
2003年,在日本大阪及台湾台北市举办的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展中荣获铜奖并被收藏;
2003年,应邀参加中国当代名家“重庆大型画展”;
2004年,《雪韵》获“太阳杯”中国书画精品展银奖;
2005年,在台北举办个人画展;
2006年,“东方既白”第二届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07年,中国杰出中青年国画家百人作品展;
2008年,参加江苏·四川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9年,参加第五届中国当代名家,济南·厦门·上海·香港学术邀请展;
2010年,为青海玉树大地震创作捐赠大型工笔画《天界》,及数万元现金,四川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飞向金色光芒之中的太阳鸟-多吉图腾》;
2013年,参加了首届海拔5000米·西藏风情绘画展。
作 品 品 鉴
《亲情》
67x69cm
《梦乡》
79x82cm
《獒头》
123x142cm
《风雪无边》
97×96cm
沉 默 中 的 聆 听
卢加强(四川省艺术院院长)
认识多吉图腾有很多年了,记不得他说过什么,也记不得别人说过他什么,在如此喧器的书画江湖,多吉图腾为什么这么沉默寡言呢?他耐得住寂寞的秘诀是什么呢?今天突然脑袋里闪过这么一个问题,进而有了执笔探究多吉图腾,为这位尊敬的藏族画家写下一段文字的冲动。
《梦中家园》
78Ⅹ136cm
《王者归来》
142x97cm
《经筒声声》
110x98cm
《人间天堂》
126Ⅹ70cm
多吉图腾的沉默是一种坚韧,他在属于他的那个艺术磁场中,被一种“波”深深吸引,不能停止,没有歇息。更不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徒的候鸟。
《雪山精灵》
139×70cm
《天语》
242X262cm
《天醒》
240×168cm
《问佛》
242x262Cm
多吉图腾的沉默是一种聆听,他要在静空的沉默中,去聆听藏地生灵的语言,藏的獒语言,耗牛的语言,骆驮的语言,空中盘旋的苍鹰的语言,多吉能听懂它们的语言,已经习惯于和它们的交流。多吉图腾也因为倾听者而成为代言者。
《圣域》
119×123Cm
《守护》
97x70cm
《雪豹》
123x142cm
多吉图腾的沉默是一种面壁参悟,在沉默中格物穷理,格物致知,专注于心外无物的内观,让艺术灵魂在藏地那片灵性的土地上自我升华。
《寻觅》
71×140Cm
《天地之灵》
242×262cm
《寻踪》
172Ⅹ93Cm
《皓月无尘》
多吉图腾把藏地生灵放在雪山、蓝天、寺庙的时空下去观察,放在藏地的生产生活的背景下去描绘,以精细致微的工笔,以轻松自如的笔情色调,融真放于精微,以无象写物象,把藏地生灵作为主人,其余皆为背景。而他最钟情的藏獒 ,更是那片土地上守望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王者。多吉图腾让人们在阅读他作品的审美愉悦中,去认识感悟藏地那片精神化的土地,神灵居住的土地,万物有灵的土地。这正是在藏地山水画,人物画之外,多吉图腾藏地生灵系列绘画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奉献,是这一个外在沉默的画家有声有色的丰富而生动的语言。
《远古回声》
《守护》
《野血历艳
242x262Cm
《雪域之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地不言,披金流彩。让更多的画家在十月怀胎的沉默中创作,积累,成熟,直至一朝分娩,这是写此文的一点愿望和祝福,也是心仪沉默多吉的缘由吧。
《吉祥图》
《涅槃》
《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