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芙蓉忆》第2部《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用“酸甜苦辣”100幅水墨漫画演绎川人“雄起”精神

来源:雄起艺术 ·26826 浏览 ·2019-07-31 16:07:58

   


    四川人民出版社 成时代出版社

  《芙蓉忆--彭长征漫画唱成都》自 序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记忆,这种记忆可以融入到一座桥、一栋建筑、一条街道,甚至一匹砖、一块匾、一棵老树..... .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是一个符号,在这些符号后面,蕴涵着历史沧桑,体现着市民精神,喻示着城市未来。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成都有着特殊的人文历史背景,这使它的城市个性“独树一帜”,彰显出特有的文化魅力。在成都的城市记忆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古城人的生活方式无疑是神来之笔。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往往会激发起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可以说,城市记忆,是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烙印,是城市的生命。珍惜城市精神文化的人,一定会精心地保存自己城市的记忆,因为城市的灵魂在它的记忆里,保护城市记忆,是对市民感情的尊重;是对城市历史的珍视;对城市现实的珍惜。对成都而言,还有对城市未来的期许。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唱成都》,据传为清代中后期民间版本,它浓缩了这个城市往昔清淅的缩影,像是一位阅历沧桑的老者,无声地诉说着成都的前世。词中所唱地名、名胜等皆为清代所有,是一份珍贵的关于成都历史、文化、城建、商贸、旅游、风情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出于对《唱成都》的喜爱,我用漫画和随笔把它演绎出来奉献给您,其意在温“前世”而知“今生”。好比是将古老的建筑重新粉饰,既想保存着当年质朴的风骨,又想增添时尚的风情。成都人总是可以把历史与现代融合得完美安适,活色生香。希望我的这种表达能与成都人“崇文学,好娱乐”的悠闲生活一致起来。我有这个心,不知是否传达了这个意?也有可能是心有余而“意”不足,不管如何,心意到了。如果由于这些文字和漫画使读者更全面、理性、人文的了解成都,我想十分欣慰。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一首古老的城市民谣,应该永远珍藏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心里。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四川历史文化题材力作,成都市重点原创文学文库作品、四川省优秀川版图书品牌---《芙蓉忆》系列第2部《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用100幅水墨漫画100个龙门阵100种新扯解,演绎四川人“雄起”精神和“安逸”生活态度!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发行上市后广受读者欢迎。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芙蓉忆》之《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自序

 格老子!四川话!可能是中国最完整、最雅致的地方方言!

四川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是四川,特别是四川盆地一带,包括重庆地区当地人的日常主流话语。四川的许多方言词汇,不但体现了四川人诙谐风趣,而且颇有大智慧的味道,细品让人回味无穷。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就语言上来说,“湖广填四川” 这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使得四川地区方言与外来方言共存交融,进而影响原有巴蜀方言,逐渐形成了“新”的四川方言。

  在当时就已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成都和重庆的方言也对当时四川其他地方语言影响极大,这两地的方言基本上作为了基础方言。四川方言变化为以湖北、成都和重庆方言为主,湖南长沙、永州、宝庆方言为次,混杂其他方言的基本格局。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例如,在清朝前期的诸多移民中以湖南移民数量最多,逐渐形成了以湘方言为基本口音并糅杂其他语音的方言,如把“布(bu)”说成“博(bo)”、把“木(mu)”说成“磨(mo)”、“六(liu)”说成“落(luo)”、“辣(la)”说成“勒(le)”等。再例如川东地区,早期迁徙入达州的移民主要是江西人士,在这一移民群体中商人以其强大的经济影响力导致江西方言最终成为达州方言的主体。至今仍能在达州方言中发现,诸如:将你/泥(ni)说成(yi)、女(nv)说成(yu)、尿(niao)说成(yao)、年(nian)说成(yan)、牛/扭(niu)说成(you)等江西方言的影子。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再加上山多、沟多、坎多,是川渝特有的地理环境。于是在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就产生了很多与沟沟坎坎有关的词语,例如:“拿不过沟、翻不过坳”、“爬坡”、“上坎”、“翻山”等方言词语。再比如,由于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不少区域都在沿江地带,因此也出现了许多与江河、码头有关的语言,人们将“弄虚作假”叫做“踩假水”;“事情没办成”叫做“事情水了”;“找错了人”叫做“找错码头”等等,以上俗语皆因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而产生。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我们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反过来也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失去语言的文化是封闭的,无法传承与发展,失去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

 

在四川方言中有一组很形象的词:“幺台”、“幺不倒台”、这组词都带贬义,“幺台”有事情结束了,垮台、下台的意思。“幺台”本来是指戏剧的最后一幕。四川多将高筑的四方平地称为台。旧时在农村和乡镇,演戏都需要临时选择空地搭建表演用的戏台。而且,由于一般都只是逢年过节才请来戏班搭台演出,于是,慢慢的“台”就成了戏的量词,演一出戏,就被人们说成唱一台戏。幺,在四川方言中有末了的意思,因此,幺台,也就是最后一场戏,意味着演出将结束。久之,就有人借这个意思来表示事情的结束。“幺不倒台”也就是无法收场,无法结束的意思。如今,人们经常还用“幺台”来暗指一些贪官污吏坏事败露,最终下任卸职的情况。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再比如,四川方言中“打牙祭”(指吃肉、开荤)这一俗语也与古时军旅文化有关。“牙祭”本是古时军营中的一种制度。在古代,将帅的营帐前,往往立有一根饰以象牙的大旗,叫做“牙旗”。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宰杀牲畜来祭牙旗,称为“牙祭”。而祭牙旗的牲畜肉(又称为牙祭肉),不可白白扔掉,往往是将士们分而食之,称为“吃牙祭肉”,因此后来四川人就俗称“吃肉”为“打牙祭”。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诗人、学者流沙河写过一篇文章,叫《蜀人俗语亦雅》,他说,今天四川话中的不少俗语,其实甚为古雅。譬如我们常说一个人散淡闲逸、无所约束为“散眼子”,其实是从庄子的“散焉者”而来。形容一个没有考虑、没有计划的“弗虑弗图”,是从《诗经》而来,比喻一个人处于浑浑噩噩的混乱状的“恍兮忽兮”,是从《老子》而来。川人常食“羹浇饭”却误作“盖浇饭”,其出自梁代顾野王的《玉篇》“……羹浇饭也”,乐山话“羹”读若羔,由此转为“盖”。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川渝方言里也有很多受到人文、社会生活因素因素影响的地方,比如重庆人以性格豪爽、耿直出名,于是在重庆方言中,就有很多类似“吃得亏,打得拢堆”、“不存在”这种俚语,这些话言简意赅,一说就很有豪气,很符合重庆人的性格。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四川方言有其独特的语音,因此川渝之地的人常常会因为某些字的谐音,将一些其他地方人们觉得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出现某些特有的忌讳词和吉利语,从而影响到一些独特的地方风俗。比如:“九碗、九斗碗、吃九碗”的习俗。“斗”,在四川方言中有“大”的意思。“九碗”是指筵席上的九碗主菜。一般在四川地区举行结婚或祝寿的宴席,席上的菜一般是九碗,不会是十碗,也不会是八碗。这是因为在川方言中“十”与“石”同音,只有牲畜类才“吃石碗”;而叫花子、乞丐来祝贺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多为八人一席,桌上八碗菜。因此,在四川某地区就把八碗席称为“叫花子席”,十碗为“猪狗席”。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我们仅对四川方言中某些比较特殊的词语进行了分析,可以这样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在语言中存储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四川方言深受地域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四川方言中特定的语音或事物名称促进了某些四川地方习俗的形成。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保护方言,传承方言,兼容并蓄而不数典忘祖,姿态开放而不忘己精华。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注重地方方言的“保鲜”。方言词汇的丰富,方言语法的独特,方言特色的幽默,都使得地区方言形成一种独特的财富,都代表了其地区文化的独特性,都展现了中国泱泱大国纵横五千年的文明多样性。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本着这样的想法,在创作《芙蓉忆》系列丛书第2部时,我用业余时间画了这100幅的《漫画四川方言》用川菜的几种典型口味型来分类,以“活色生香”的演绎可能是中国最完整、最雅致的地方方言。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希望您能从这本书里能感受到四川人崇尚儒雅的传统、乐观包容的气质、幽默风趣的谈吐还有内心翻江倒海的创造欲望、改变命运的世代追求!是的,四川话原来是如此博大精深,我们为四川和四川人感到骄傲!

东游西晃跑滩匠,

父母招唤回故乡;

四川文化好丰富,

回锅肉片味道香!

(此文为彭长征为《漫画四川方言》一书所作前言)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彭长征创意人物水墨画系列之

《带枪钟馗之导弹多》

恩怨情仇各是各,

带枪钟馗导弹多;

地球妖魔敢胡来,

龟儿肯定跑不脱!

(龟儿:骂人的四川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乌龟王八或者孙子之类的)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四川话哪吒的多种念法)

 


彭长征曾先后受邀在成都大学、四川省委宣传部全省、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培训班、四川省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省攀枝花市基层宣传文化培训班、成都玉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芙蓉忆》专题展览和讲座。

 

成都宽巷子、钓鱼台酒店、都来福士广场、宁波画院、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北京海军振海大厦、成都高新区九方文轩、成都东效记忆“百姓大书市”等曾举办《芙蓉忆》专题画展、签售会吕、品鉴会、研讨会等。

四川日报:优秀川版图书首季推出10本新书上榜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扩大川版图书影响力,营造社会“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气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四川省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定期开展“优秀川版图书”推荐活动。

“优秀川版图书”推出年度首季,经过专家阅读评议的10本新书上榜。“优秀川版图书”以推进四川省全民阅读,扩大川版图书影响力为宗旨,由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实施。今年首季“优秀川版图书”类型丰富,包括时政类的《历史的教训》《中国梦·科学梦》,历史类的《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南京1937》,人物传记类的《我是马拉拉》、《雪山并蒂莲——记“感动中国人物”胡忠和谢晓君夫妇》、《雪山赤子毕世祥》,以及小说《康巴》,艺术摄影类的《芙蓉忆——彭长征漫画〈唱成都〉》、《极致旅行:318国道川藏线骑游纪行》。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专家组对《芙蓉忆》评语:本书整理了散落在民间100多年的“竹枝词,唱成都”,以90幅当代水墨漫画和45文化随笔章的独特形式来述说成都的前世今生。文化成都便潇潇洒洒地从他的水墨漫画里浮现出来,成就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同时也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被专家和广大读者称为“不可取代和重复的成都漫画”。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专家评说《芙蓉忆》

彭长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夯实了他从事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芙蓉忆》所产生的艺术新境界,不仅拓展了漫画对现实空间的艺术表现,体现了漫画家对成都历史文化独特理解,又增强了漫画形象的幽默情趣和作品的可读性,使这《芙蓉忆》系列优秀作品,成了漫画成都的不可取代和重复的成都漫画。

--孙光钊 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会委员、著名漫画家

成都这种有着深厚文化与历史积淀的城市,值得无数文人为之折腰,为之写出属于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在此之前,的确已有好些文人这样干过,从李劼人到巴金,从流沙河到慕容雪村――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是作家,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在描绘成都;文字的成都之外,还有一批摄影师用镜头描绘的成都;但用画笔,尤其是以水墨漫画与文化随笔相结合的形式描绘成都的,长征兄的《芙蓉忆》系列无疑是开先河之作。在长征兄诗意挥洒的画笔之下,成都的市井与风光,都呈现出了一种令人想往的美丽和优雅。

--聂作平 著名诗人、作家

长征常说“画不是画”它是一种精神;“画是不画”它是一种觉悟。 长征生活经历丰富,辗转于大江南北,生活积淀厚实。他的《芙蓉忆》把对四川、成都独特的思考用水墨漫画的形式与受众交流,深入浅出,通透大气,让人易于接受,乐后有思、思后有得。

--麦笛  文化局长、著名诗人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雄起艺术图文)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彭长征漫画四川方言,芙蓉忆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