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境与静

李楚洋 来源:中国美网 ·2 浏览 ·2020-01-11 13:48:14

             文/李楚洋


境与静

李楚洋


    意境是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历代的中国画大师无不重视对意境的研究。早在唐之前,画论就对与意境相关的形神、气韵等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比如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要求,南齐谢赫提出“取之相外”的主张。


境与静

林亭幽直180X180cm


   我的研究生创作阶段,在绘画题材上选择了温婉的江南景致,并着力表现出江南地区山峦连绵、云雾晦暗的特点,让山石树木都掩映在一片空灵朦胧的意境当中。我的山水创作在画境上力求“平淡天真”,为表现水面雾气弥漫的效果,在宣纸半干时用淡墨渲染出雾气的虚实变化,用一种朦胧美的手法和没骨的技法表现,不用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只需将飘渺的烟云水面,山石树木建筑融为一体。


境与静

晴岚染翠138x69cm


   境界是一张画的灵魂,一幅优秀的作品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一种听觉艺术,通过“笔”与“墨”将画面境界表达出来,创作园林系列我追求“静”的意境,“静”是禅宗里的最高境界,画者需要有高超的技艺和静如止水的心态才能够在作品中表达出“静”的境界。一件优秀的作品也要能让观者身临其镜,仿佛能让观者听见静静的流水声。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就是说一张山水画如果能达到可以静静观望,其画境让人神往居住,又能在画中畅游,那么这样的山水画才是精品。我的创作重视“境界”的把握,希望观者在我作品中的有身临其镜,如游其中的感觉,在用笔用墨上力求“清雅、温润”,不拘泥于具象形态的表达,在吸取传统山水画精髓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出“平淡天真”的美学意味,山水画的内在寓意是作者在自我情感上的一种诠释,作者通过对物象的细致观察创造出富有生命意象的图式,这样的创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境与静

林园晚霁138x138cm


   江南系列是在学习传统和关注自然的基础上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在漫长的学艺创作过程中只有认真研习前人优秀作品中的精华和不断观察,多到自然中去汲取灵感,以心性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瞬间,刻苦研习,勤思多练才能形成风格鲜明、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境与静

密叶摇风 68x98

境与静

莲塘晚芳 69x69

境与静

春庭晓景 50x50cm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境与静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