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美的选择》连载五十四:情感的形性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来源:中国美网 ·95206 浏览 ·2019-10-23 09:51:56

     色调是情感的形性。在中国画的现代范畴中,本质上仍是四个字:“我看到了”。

    人类的双眼首先看到的是多姿多彩的诗意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构建的生命彩虹。从“点、线、气——红、绿、蓝——真、善、美——理、气、乐”,一个中国画的现代演绎范畴得以运生,它亦形亦色、亦线亦彩,有理性的思索,有内深的抒发。在中国画的审美体验中,色调一直成为人们厚重的积淀,从青绿——金碧——浅绛,从勾染——水墨——彩墨,中国画的每一历程,都离不开对色调的反思。

   在现实中,色调具有多方面的心理效应,人们用冷与暖的心态感应,给其以温感;用明与暗的心态感应,给其以重感;用动与静的心态感应,给其以韵感;用苦与甜的心态感应,给其以味感。可以说,中国画的美知,因色调而有骨有肉、有气有血、有精有神。

   然而,人们看到的中国画的色调,本质上又是什么呢?概括地说,是画面色彩中趋于某种统一的因素。从知觉心理讲,是一个画面所给你的总的色彩效果和最主要的色彩印象。它更多地源于一种心理感应。对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画主要是从色调的角度理解色彩,并未发生过有关色彩的革命。

   对色调(包括色彩)的认识,是致生世界绘画史不断演泽的本源动力。我首先想到的是塞尚那句名言:“让画的物从色彩里诞生出来。”一个生动的事实是,每一次重大的运动,不是源于理性的推测,而是科学的观测,这是美术发展史的一个特别显著的标志。围绕科学的进步,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改变着原有的思维形性。因科学认识的深入引起绘画方法论的深入,是近代、现代(也包括后现代)美术发展的一个世界总趋势,透视性与色彩性是演绎这一趋势的两大逻辑支点。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每一次演绎总以色彩的逻辑否定透视的逻辑。从某种意义说,色彩性的取向是现代的本质认信。

    中国画的色彩,在古典时期曾达到极高的程度,阀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捣练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黄荃的《写生珍禽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都是色彩的百代文范,永乐宫与敦煌的壁画亦是供人膜拜的“圣说”。有元以后,先贤又别出文思,将水墨推至最高境界。就在中国人沉醉于笔墨情绪时,西方人已用科学的发现精神对色彩进行了反思,并引发了几次重大革命。     发端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革命,最伟大的标志之一,是以固有色为出发点,创造、丰富并完善了明暗造型法则,调子第一次具有了造型的根本意义。一个首先是伟大科学家的达·芬奇,用他力学、数学和解剖学的眼光,诠释了一个时代的再现规则,为近代绘画史奠定了两大根基:明暗法则和空气透视。

    最为关键的革命是牛顿光色学说的诞生。1666年,这位现代科学的奠基人,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同光在三棱镜折射下可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谱。从而认识了一个基本原理:色彩是一定波长的光映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感觉。牛顿的光色说有两个结论:一是白光是许多光混合的结果;二是两种单色光混合后可致生另一种色光。虽然哥德和黑格尔从纯粹精神理念的角度反对牛顿的光色混合说,但美术史选择了牛顿。后来国际光学组织依据牛顿学说,定义了三原色,即波长700毫微米的红色,546.1毫微米的绿色,435.8毫微米的蓝紫色。从而一个基于三原色、三间色、互补色的矛盾运动,不仅变革着绘画取信,亦变革着一个有关视觉的信息传媒。它使艺术交流真正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三色环时代。

    在牛顿混合学说提出219年后,一个叫米歇尔.切夫如尔的视觉感知学者,出版了一本划时代的著作《色彩的协调和对比原则》,他把牛顿之后的哥德、黑格尔、叔本华、布鲁斯特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论说色彩协调的混乱局面加以澄清,不仅理论上满足了人们对色彩协调的追求,亦成就了一个画派——印象主义画派(特别是点彩派)。

     完成现代色彩革命的是孟塞尔色彩立体模型说。1919年,孟塞尔在他的《色彩标志法》中明确提出色彩应是一个立体的三度球型结构,即明度、色相、纯度(饱和度),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方向。艺术的色彩形性协调,因色立体说的问世有了更深入的追求。如果我们用色彩的科学发现原则,重新理解发端于近代的西方色彩革命,可能就不会得出目今仍见诸于讲台的一类“西方美术史”(中国人编写)的怪论,就不会说这是精神空虚、颓废、腐朽阶级的情调、反人民的意识、对现实主义的反动。写到此,我还要再说,反科学的教学应该休矣。千万不要继续莫名其妙的争论,说什么我们有线,他们有体;我们有意,他们有象;我们有笔墨,他们有光色。还强人地要求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但不知这个底线是什么?是唐宋?是元明?还是前清?或悬红色经典?本书已在“性情范畴”中指出,点线、色彩、空间是人类艺术的共有,只要是人,这就是最基本的追求,为什么要反科学地把它分为中国人、希腊人、欧洲人、埃及人。只要是人,他双眼的第一印记便是光明性与多彩性。色调绝不是中国画的洪水猛兽,它是中国画的现代取义。


    那么,作为中国画色调的现代范畴,又具有怎样的内在呢?


       作者:陈雨光 陈旭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本文连载  后续内容请继续关注  每周一 周三 周五 进行更新


         本文为中国美网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


 色调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