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陈亮 | “鉴古开今·笔墨精神”学术邀请展——山水篇

·26832 浏览 ·2020-10-27 10:53:25


陈亮


前 言

身处21世纪的今天,回顾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在中华大地,涌现出了如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等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但同时在学术界、理论界、艺术家群体等等,关于传统与革新、继承与改良的论战也从未停歇,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在哪里?是借鉴西方绘画,还是继续继承原有的体系?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也无定论。

当今画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笔墨”是中国画的独有表现形式,任何脱离了“笔墨”法则的作品均不为中国画。“笔墨”的法则有助于艺术家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只有借古方可开今,只有继承方能发展,只有把历史作为参照,与历史对话,把前人作为自己挑战和超越的对象,不断的自我演进,方可自开新面而成一家。

中国画是继承和发展?是借鉴还是西化?画家用他们的作品给出了回答。中国美网以《“鉴古开今·笔墨精神”学术邀请展》为名,邀请当代具有艺术造诣的山水国画家参展,展示他们的艺术个性和艺术成就,是为了强调“笔墨”及其法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地位,提倡研究“笔墨”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鲜明笔墨个性佳作的展出,不仅能感受到每一位艺术家在笔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思考,也将起到引领、借鉴、启发的作用,必将会促进对“笔墨”的重视和再认识。

 参展艺术家(山水篇)

(按姓氏排序)



陈亮


陈亮

陈亮

1965年于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四川泽川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先后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施云翔先生。

作品扎根传统,力求新意,意境深远,恬淡而不失秀美,秀美而不失磅礴之势,手法多变而不囿于成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深受收藏家门喜爱,有多副山水画被国内大宾馆,会议室博物馆悬挂收藏。著有《陈亮彩墨山水画》,《当代实力派画家——陈亮山水画集》。

◆ ◆ ◆ ◆

回望古典淬炼现代

——陈亮与他的山水艺术

◆ 文/施云翔 ◆



陈亮

《春日读书图》56 X50cm(收藏润格:5000RMB)

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时即成为全国绘画最兴盛的地区,北末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人李敏在《益州名画录——序》中说:“五代时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后蜀黄鉴、宋代苏轼、文同等等,可调名家辈出,特别是画坛巨匠张大千先生,峨眉观云海,青城听松涛,天府之国的雄秀山川孕育了大千先生,也孕育了四川一大批画家。60后实力派画家陈亮即是四川风物玉成的艺术修行者中的杰出代表。



陈亮

《访友图》68 X46 cm 收藏润格5000元

但凡一个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都会经历内心炼狱般的痛苦:徘徊、胀闸、顿悟、升华等心路历程。陈亮也是这样,他既是传统艺术的捍卫者又是中国画创新的先行者,他从《芥子园画谱》入手,继而北宋范宽、李唐又习明四家沈周、文微明、唐寅、仇英,包括对明清遗风的迫随,甚至涉及对西方印像派的研究。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光影色彩对其表现形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张扬与内敛,都能在陈亮的画作中找到探索与攀登的足迹,如《春阁听泉图》近处丛树溪泉即大量借鉴了唐伯虎、沈周的笔墨语言和审美趣味,中远景的山峦烟云既有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之风又有四川峨眉青城的雨雾云罩之境,真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打谱与写生的涅槃升华,令人赞叹不已。《溪山访友》全水墨为之,其间分明有返款的笔触、云林的趣味、苦瓜和尚的狂放、八大的虚实意境,可谓采众家之长,集古典之大成而得以让人细细品味。《静穆》、《山之歌》等,则是陈亮近几年的探索之作,这些作品是陈亮长期在川西北高原写生,得四川藏区风物的启迪,运用传统国画的“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等技法,结合西方印象派的光影与色彩关系而创造的全新之作,那耀眼的色块、抽象的符号以及水墨画难以达到的厚重与亮丽,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眼前一亮!久久难以忘怀,且让人叹为观止。呜呼,或许“鬼斧神工”这四个字更能贴切地形容陈亮这批画作的精神内涵以及形式与内容吧。



陈亮

《草堂对棋图》68 X46cm 收藏润格5000元

回望古典,淬炼现代,注定陈亮在山水画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要付出百倍的艰辛,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全新的山水画家开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把四川大山大水的轻灵澄澈的脱俗神韵和奇幻善变的超凡魅力尽情表现出来,四川一山一水的春花秋月、朝晖夕阴、风云雨雪都深深扎根于他的脑海,时时喷薄于笔端,幻化成美妙的画卷……


陈亮

《山水有清音》180x98cm

陈亮正值书画创作的黄金之年,他从过去对传统绘画的深研到今天对传统技法的突破,都有着他自己的主张和思考,具绘画语言当下正在向现代转型,尤其是他对传统青绿山水固有模式的突破,他一直试图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融入其中。陈亮原是我早年的学生,他勤奋好学,先后在中国国家画院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为了突破传统青绿山水的笔墨样式而进一步研究张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的现代技法。2015年在清华美院施云翔青绿·彩里山水画专项研修班学习时,他以大风堂研究会的学术定位而再次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此,陈亮对传统青绿山水与现代彩墨画的潜心学习以及对大风堂艺术思想与文化精神的继承与研究,可谓一发不可收拾!我们相信在通往神圣艺术殿堂的坎坷道路上,像虔诚的朝圣者一样匍匐前进的他,淡泊名利,宁静格守,一定会给我们创造出更多更美丽的艺术瑰宝。


陈亮


《入山眺奇壑》136x68cm


陈亮

《松声》180x98cm


陈亮

《松声瀑音满虚亭》136x68cm


陈亮

《夏日赏莲图》136x68cm


陈亮

《山居纳凉图》136x68cm




陈亮

《峨眉倦山图》136x68cm


中国美网意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征集原创文章,文章可是艺术评论,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报道。投稿邮箱:1435484987@qq.com。

   中国美网

    欢迎注册美网会员,新闻资讯自助上传!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


陈亮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