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爱军旅歌曲,不仅仅因为我的父母和我都曾是一名军人。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还是“小鲜肉”的我,对军营十分向往,对军旅歌曲非常喜爱。1987年底,在奔驰的列车上,我和150多名从四川宜宾入伍的新兵,高唱着《我是一个兵》,来到北部湾前哨。入伍后,无论是饭前集合,还是队伍行前;无论是露天电影场,还是大型集会,战友们总是要放开嗓门“喊”上几首军歌,成千上万的军人同唱一首歌、那阵势,真叫做排山倒海、气吞山河,每每唱起刚劲有力的军歌,总让个子不高的我生出几许豪迈的气概来,军歌给我朝气,军歌给我勇气,军歌给我志气,嘹亮的军歌激励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当兵之初,我在水兵俱乐部里当广播员,电影放映员。那时正是港台歌曲被吆喝得震耳欲聋的时候,我在广播里总放军歌,有些想听港台音乐的战友不高兴了,叫了一位老乡来“抗议”,这位老乡“摇头晃脑”的告诉我,别老放董文华阎维文,你也放放齐秦刘文正,流行歌曲多好啊!我也“皮笑肉不笑”的说,流行的不一定都好,你敢说流行感冒流行肝炎流行痢疾好吗?老乡急的用家乡话说:“你龟儿格老子扯横经”。实话说,流行歌曲咱也是爱听爱唱的,可再喜欢的曲目要让我从头至尾记全了,有时比上刀山还难。可要是一首军歌,咱听一两遍就能哼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我很愿意唱军歌。不仅自己唱,我还教战友们一起来唱军歌。
当兵第2年,经过严格的面试和全军统考,我来到了大连军校学习3年。我们学员队在军人委员会活动时间里要轮流为全队人员教唱军歌。为了组织好活动,自己从选歌到试唱,从讲解到教唱,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准备,毫不含糊,我教唱的一首《边疆是我温暖家》受到同学们欢迎,在教唱军歌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我对军歌有了更深的感情。
军校毕业后,我分配到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从事文化工作。作为“高脚屋演出队”的创建者之一,我们觉得唱军歌教军歌不过瘾了,我和演出队员一道开始写军歌、说军歌、演军歌。写守礁官兵忠于职守的歌曲《南沙恋》,说反映军民鱼水情的相声《送字歌》,演战士爱军队的小品《军歌唱起来》……我们到西沙、南沙慰问演出,最受守礁官兵欢迎、让守礁官兵为之动容的总是“一说一不说”的那两首军歌《说句心里话》、《什么都不说》。南沙卫士们在自己写的歌中唱道“吃尽南沙千般苦,人民幸福我荣光”注视着被烈日晒成古铜色的战友,体验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周边敌情,再聆听他们嘹亮的歌声,使我强烈的感受到这歌声就是他们的心声,这心声已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歌声在耳边回响,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爱国、忠诚、奉献、牺牲……平日里觉得这些只是一个个抽象的词语,在南沙卫士用情感“压缩”的歌声中,变得如此的生动、具体和实在。此情此景,我对中国军人有了更深的诠释,不经意间已是热泪盈眶。军歌让我有了全新的感受,我更加热爱军歌了。
历史告诉我们,过去,我们这支军队,唱着军歌走过了漫长的战争岁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现在,我们这支军队,踏着军歌的节拍,迈进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时期。
军歌是我军精神之魂的体现,军歌与我军相伴而生、相伴成长。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97年7月1日,我有幸作为首批驻港部队的一员和战友们穿着崭新的97式军服,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威风凛凛的进驻了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在这震撼世界的和平进驻中,没有战马嘶鸣,也没有炮火烟硝,更没有流血牺牲。有的只是汽笛和鼓乐共鸣,也有兵车与彩车同行,更有国歌与军歌齐唱。“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八一军徽凝聚着我们忠诚,我们香港驻军,发扬优良传统,扬国威,壮军威,展雄风,不辱历史的使命。爱我香港像爱我自己的眼睛,捍卫主权重于宝贵生命。愿中华腾飞,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我们多么自豪光荣。”在这首《驻香港部队之歌》的雄壮旋律中,解放军威武文明形象早已饮誉香江,闻名世界。
在东西方文化交汇,流行歌曲大行其道的香港,军歌已显示出了它独持的魅力,受到爱国爱港的市民欢迎。在红磡体院馆举行的香港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文艺晚会上,我们的战士歌手穿着朴实军装演唱的一曲《当兵到香江》,就赢得了比天王歌后们更热烈的掌声、更响亮的喝彩。军营里对外开放,广播里音乐刚完,就有几个中学生找到三军会堂向我这个俱乐部主任索要《一个庄严的军礼》这首歌曲,说是他们都想学唱呢。当年那位说我“扯横经”的老乡若是在场,说不定会有一番时过境迁的感慨吧。
在驻香港部队7年的军旅生涯后,我工作交流来到了海军东海前沿,这里是孕育了《战士第二故乡》这首军歌的地方,在从事军事记者的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守岛官兵与天斗,与海斗,与孤独寂寞搏斗的那种英雄气概,他们在继承老一辈守岛人光荣传统的同时,高唱着《军人道德组歌》,迈着“向前、向前、向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人民海军新的辉煌。
2017年5月中旬,我在阔别15年后,重回“第二故乡”香港,受邀举办《雄起艺术》中国创意人物水墨画、哲理漫画全国巡展驻香港部队大展,我陪着一位曾驻守西藏边疆的老一辈军人--70多岁的妈妈,用《带枪钟馗》《雄起关公》《国泰民安》《中华抗战名将英烈暨抗战漫画史》等300多幅作品向老部队的官兵表达敬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和建军90周年。
初夏的香港,维多利亚港风采依然,昂船洲海军基地洋溢着热烈的气氛。画展期间,我亲眼目睹到海军方阵的受阅官兵在码头夜以继日刻苦训练的场景,官兵们军容严整、整齐列阵、威风凛凛翘首企盼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来部队阅兵重要时刻到来。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国要强,我们就要担当,战旗上写满铁血荣光,将士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惧强敌敢较量,为祖国决胜疆场!”
伴随着《强军战歌》《驻香港部队之歌》的雄壮旋律,20多年来,驻香港部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赢得了广大香港同胞高度赞誉,成为了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我们一代又一代驻港军人也在这豪迈的歌声中,重温光荣岁月,笑对人生种种困境,驻港一次,激情一生!
从1927到2020,人民军队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93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血脉基因。人民军队在淬炼红色基因中不断成长壮大,也高唱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军歌从胜利走向胜利。
彭长征于雄起艺术
2020年7月30日
《雄起艺术十年一枪-彭长征在蓉创作成果回顾》系列报道:回顾文化历程,弘扬雄起精神;交流创作成果,期待再续传奇!
(图文编辑雄:雄起艺术顺顺)
中国美网意向所有艺术爱好者,写作爱好者征集原创文章,文章可是艺术评论,艺术观点,艺术圈所发生的最新资讯和新闻报道。投稿邮箱:1435484987@qq.com。
[声明]本文系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欣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