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韩梅:与风景对话

韩梅 ·2021-07-15 16:54:44

在乐山11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她是唯一的女画家。

20岁开始,她就背上画夹去大自然中追逐美和诗意。30多年来,她与风景对话,把内心的感动、渴望全部倾注于画笔之中。

    作为嘉州画派的水彩画家,她立足嘉州山水,放眼三山五岳,将传承、融合、创新中国水彩画作为她毕生的艺术追求。

韩梅   与风景对话

■本报记者 

从一张白纸开始人生的绘画

韩梅对自然有着天生的敏感与热爱。她的作品《梦中的九寨沟》、《大地》、《花湖》、《喀纳斯原野》、《风飞蝶舞》、《清音》等都饱含着她对自然的细腻体验和悉心润色,那些变幻的线条与色彩不仅是大自然跃动的倩影,更是来自她心灵的风景。她在创作手记中说:“每天吃了早饭就背着画架在树正海子转悠,为那高大的树,为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高原纯蓝的天空,茂密的水中的灌木林,不停幻化的流水而痴迷。从没见过也没有想到过的风景——各种鸟叫的声音就如天籁;有时候刚开始画铅笔稿,看到流水里飘过一片红色的或黄色的树叶;或鸟儿站在灌木丛中鸣叫,人就会突然发呆——白日梦一样身不由己,直到鸟儿忽地飞走。”

韩梅的心灵是丰富的,除了绘画,她还热爱文学、音乐。她的一篇篇创作手记和生活日志,记录了她一次次奇妙的心灵体验以及她艺术梦想的每一次生根发芽。

1981年,18岁的韩梅还只是电影公司的一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那年夏天,文化系统举办了一次素描美术培训班,虽然没有画画基础,就连拿铅笔的姿势都是错的,但为了提升业务能力,韩梅还是跟那些资深的美工以及一些美术学院的学生一起坐进了画室。在为期1个月的时间里,韩梅用心苦学,除了三顿饭外,其他时间她都泡在画室,几何体、静物、头骨、石膏头像、真人头像写生,她不仅跟上了老师的教学步伐,还渐渐对画画有了兴趣。“这得多亏给我们上课的四川美院教授冯星平,这位‘素描王子’用最优美的语言将枯燥无比的素描知识讲得让人入迷。让人感觉画画就是一个轻松的游戏。”

从怎样在画板上钉上素描纸,到怎样拿铅笔,韩梅像一张白纸开始了人生的绘画。“那个夏天,世界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大而空、冷冰冰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

这之后的好些年里,凡是乐山开办美术培训班,韩梅都必定是其中的一员。画素描、画色彩、写美术字,韩梅全情投入,乐此不疲,她一心只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工。

1983年,韩梅第一次外出采风。凌晨四点,她和同行的三十多个青年男女走路上金顶,那也是韩梅第一次登金顶。当时的金顶还是残垣断壁,火烧的痕迹依然醒目。蓝天白云下能看见赤红的土壤泛着金黄色的光芒,直挺挺的冷杉像箭一样刺向天空。“我不知道是感动还是不知所措,就那么直挺挺地跪在地上,穿着厚厚的租来的军用大衣,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色彩写生。也就在那一刻,我发誓要成为一名风景画家。”


用眼睛和心与风景对话

选择水彩,韩梅说,那是最适合她性格的画种。“既能满足我快速作画的需要,它透明清新、滋润空灵,自然率真的画面也让我着迷。”即便水彩画被许多人认为是附属的画种,不太被重视,但在韩梅眼中,绘画没有种类的高低之分,只有好画与坏画之别。通过水与色的巧妙运用,让色彩变化微妙,同时也堆砌出既强烈又响亮的色彩层次,韩梅用手中的画笔,赋予了风景物体丰富的内在色彩。

20岁起,韩梅就喜欢背着画箱和画夹,去大自然中追逐美和诗意。若尔盖大草原、喀纳斯原野、西藏拉萨、神奇九寨、灵秀峨眉、海螺沟冰川、湘西凤凰……韩梅的整个青春岁月几乎都留恋在了这些美丽风景中。外出写生的日子很艰苦,有时一壶水,一个苹果和几个馒头就是美味;有时累得人几近虚脱;有时还得冒点危险。但所有的付出,在韩梅看来,却让她领路了路程中更美的风景。

在三亚的海边听海浪声,在九寨沟听鸟叫,又或者是听雪花飘落的声音,30多年来,韩梅与风景对话,把内心的感动、渴望全部倾注于画笔之中。“从开始的追求真实、自我,到现在我想画的就是那种介于真实和梦境的风景。”韩梅在写生创作中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画之、得之。“原来我最纠结的是画什么,怎么画,用什么材料和技法画;现在我更想画出场景的氛围、气息,画出梦中飘忽的色彩和线条,画出眼睛之外的感官捕捉到的东西。”

多年来,韩梅的作品多次参加出国艺术展和全国美展并获奖出版,水彩作品多件被名家收藏。她本人也在2005年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而在乐山11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她是唯一的女画家。

中国画以线为主要绘画语言,水彩画用线注重的不是轮廓自身,而是光线的意念表现。如何把西画这个“色彩的诗”融进中华民族特有的“大笔墨”中,成了韩梅的艺术追求。作为嘉州画派的水彩画家,韩梅的艺术创作坚持崇尚自然,歌颂自然,在立足嘉州山水,放眼三山五岳的基础上,她不断探索如何传承、融合、创新中国水彩画“气韵、水韵、色韵”三大韵律,真正走出中国水彩之路。

韩梅告诉记者,从20岁开始,每年她至少有10天会住在峨眉山上,对于峨眉山的秀润和禅意印象深刻。近年来,她以“峨眉十二景”为创作主体,通过重彩进行绘画创作,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用西方的墨和西方的透视,画出的峨眉山跟其他反映峨眉山的水彩、油画都不一样,风景更加的大气,更加的秀丽。”这些年,韩梅对“峨眉十二景”数易其稿,眼下已完成了其中的十一景。

如今,进入知天命之年的韩梅依旧坚持每年外出写生,她说:“自然感动了我,我把这份感情宣泄在画纸上,把它传递给每一个欣赏作品的人。”


【人物简介】

韩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乐山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创作研究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嘉州画院一级美术师,香港国际画院水彩画艺委会副主席。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