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为郭思对其父郭熙生平的记述。郭熙受委托所作而“内有说者”,或描述屏风画面之精粹,或讲述创作背后之逸事,颇类似于影视作品的“制作花絮”。这些作品实物,如今都已杳不可睹,所能议论一二者,也不过是当时那些鲜活的人和事。
原文
紫宸殿屏:今江宁府艾宣(1)画鹤四只,崔白(2)画竹数茎,葛守昌(3)画海棠,奉旨于屏面画石一块,其三画者,累命催督,经月方了。某画怪石,移时(4)而就。
注释
(1)艾宣:北宋画家,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工画花竹翎毛
(2)崔白:北宋画家,字子西。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擅画花竹翎毛,尤长于写生,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
(3)葛守昌:北宋画家,今河南开封人。善写花鸟,率有生意。《宣和画谱》评价其:“精而造疏,简而意足。”
(4)移时:少顷,一段时间。
译文
紫宸殿屏风:江宁府的艾宣画了仙鹤四只,崔白画了竹子若干棵,葛守昌画了海棠,并奉旨在屏面上画了一块石头。这三位画家,不断地收到催促,尚且画了一个月才结束。我画怪石,顷刻就告成。
延伸阅读
杜甫《冬至》诗云:“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紫宸殿原本是唐朝都城长安大明宫中的第三大殿之名,属于内朝殿堂,又称“入阁”,地位仅次于它南面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和常朝宣政殿。宣政殿之后三十五米有紫宸门,门内六十米有紫宸殿,为寝区主殿。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作为内朝议事之所,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同时它也充当着皇帝生活起居的内宫。
这里的紫宸殿显然是宋代宫廷的建筑。有宋一代定都汴梁,即当时的汴京、东京,当今的河南开封。据《宋书》卷八五《地理志一》:“东京,汴之开封也。梁为东都,后唐罢晋,复为东京。宋因周之旧为都。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开封的皇宫前身是唐代汴州宣武军节度使对的使衙署。到了后梁,才开始兴建宫殿。宋太祖登基后,马上大力扩建,超越原有建筑的规模。宫城周界长大约五里,南面建有三门,分别为宣德门、左掖门和右掖门。宫城东西各有东华门与西华门,北有拱宸门。宫城从南至北,分有外朝区、内廷区东部与后院。外朝区位于城南,有大庆殿群组、文德殿群组、紫宸殿群组、政事堂——枢密院建筑群等。可见宋朝皇宫虽是按照洛阳宫殿的图样建造,但依然保留了紫宸殿这一具有强烈帝王七夕的传统宫殿。
关注更多艺术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