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美网
扫码关注 中国美网 有礼相送

魏建勋--传统书法宝藏的挖掘工

魏建勋 ·26827 浏览 ·2020-07-09 10:33:35


俞律(著名作家,书画家)
    说到书法艺术,我有一个比喻——挖矿。
    无论什么矿藏,都需要工人下矿来抹挖:採煤,採金,採铜……这些深藏于地下的财富,如果不辛苦的株挖,是得不到手的。那就等于其价值根本不存在。

    从事书法艺术创作,也必须辛苦地抹挖,到传统中去抹挖。中国书法传统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藏,书法家通过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採掘,就得到民族艺术的瑰宝。并以之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


    魏建勋先生正是一位勤奋的书法传统艺术矿藏的抹掘工。真草篆隶,秦汉晋唐,一一抹为已有。日积月累,已经成为一个富有的书法艺术的拥有者。
    今人论书,往往强调创新。创新当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不具备传统艺术的基础,不努力抹掘其中的艺术矿藏,就成为无根之木,成活尚且不能,谈何创新。有了传统基础,其实本不必刻意去创新,就是一种自然的形成。年深日久,通过对传统墨迹的临摹和创作,很自然的会融入自己的性情,从而成为与众不同的艺术产品。使这种产品成为传统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才是成功的创新。否则就是追求,必然踏等躁进。这种强求创新,往往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建勋从不强制自己去创新,而他的新却自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性灵与神韵,  这是他的大成功之处。

    具体地说,建勋多年努力的重点在行书。他曾以极大的努力专攻二王的艺术,同时下及唐宋元明诸行书大家,故自然浑成而不失规矩。当然其行书风格同时还受到真、草、篆、隶的混合影响,稳妥而又活泼,  凝重而又恣肆。


    建勋于行书之外,还旁及其他书种。其楷书、草书和隶书也很具功力,也完全得力于对传统书法的挖掘。而且挖掘的面很广,挖掘面广才有深度。建勋的书法所以耐看,就由于他进入传统艺术深,进入深则笔墨厚,这是艺术精神。
    建勋也爱好其他艺术,好绘画、文学等,甚至对体育运动也深为爱好。我常想,篮球场上的皮球的传递投射对书法用笔的纵横跌宕也有借鉴的功能,也是一种书外功夫。
    建勋耕耘多年,应该对自己的书法成就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总结,出版一本书法集是很必要的,通过这个总结为下一步继续努力做准备。  由于如今已成就浑厚,可以期待建勋一定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评论
还可以输入 1000个字符
全部评论(9999